灾区儿童救助事项跟进
(2008-07-11 11:59:15)
标签:
地震南方人物周刊儿童救助教育 |
◆琴一家,因为地震父亲遇难,家中丧失主要劳动力,有两个老人,两个孩子,地震后大女儿停学打工,小女儿目前仍上学。
◆倩一家:因为地震父亲遇难,家中丧失主要劳动力,家中有一个病重的外婆,两个孩子,震后大女儿外出打工,小女儿仍上学。
◆娅一家:因地震母亲遇难,小女脚受伤,家中还有外婆,父亲之前是矿工,工作也因地震停滞,家中两女(年龄较小)目前都继续上学。
◆大学生庚:目前读大一,因地震家中损失惨重,原本家境贫寒现在再也无力再支撑昂贵学费。
南方人物周刊特此感谢以下爱心读者在这次救助中贡献他们的力量,他们分别是:
四川
辽宁
北京
福建
北京
除此之外,有一些热心朋友询问我们媒体能否帮助他们领养灾区儿童,有关这方面人物周刊发过相关邮件向大家说明了此疑问,南方人物周刊目前是不具备优先领养孤儿的资格,因此我们通过以点对点的救助形式为灾区尽一点微薄之力,救助更多灾区儿童。因为邮件过多无法做到一一回复请各位见谅。
绵阳云凤小学,一个 “样板”的开始
我刊“灾区儿童远程教育项目”公益广告(详见本刊08年第16期)登出后,得到了众多读者的支持。
广州读者杨志海先生(湛江海晟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个人捐款131100元用于“绵阳游仙区云凤小学”远程教育项目,款项将全部用于该小学远程教育的设备采购、教学运作。
在此,向以杨先生为代表的爱心读者,表达我们的特别敬意!
同时,由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专家、教育学专家、大学生等组成的20名“抗震救灾自愿者教育师生援助团”成员即日将奔赴绵阳,对云凤小学近700名师生开展心理与教学辅导、师资培训,并搭建远程教育平台。他们还将传回云凤小学孩子们急需帮助的信息。
9月份,新学期开学后,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及重庆市重点小学的定向帮扶,云凤小学600多个灾区孩子将拥有像大城市孩子们一样的教育资源。
云凤小学只是一个 “样板”的开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希望更多的读者以物资捐助、网上支教、志愿服务等形式
加入我们的“灾区儿童远程教育项目”
复制更多的“灾区远程教育学校”
让更多的灾区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健康地成长…….
联系我们
抗震救灾自愿者教育师生援助团
办公室:023-63670670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办公室 023-68253696 023-6825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