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方人物周刊
南方人物周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219,164
  • 关注人气:36,6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选佳,未必大选最佳

(2008-05-12 14:19:41)
标签:

杂谈

分类: 专栏

蔡子强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系高级导师

 

“新君王论”这个专门探讨领袖学的专栏,在第一期,便谈过希拉里,及“从政需要打不死”这项领袖特质。结果美国总统初选的最新发展,Comeback Gal(打不死女郎)希拉里,再次展示这种绝地反击、力挽狂澜的能力,继1月8日在新罕布什尔州反败为胜后,于3月4日缔造出另一个“大奇迹日”。她在命悬一线、事前民调看淡的情况下,在关键性的俄亥俄州和德克萨斯州初选中,同时绝处缝生。最新的表现,是在4月22日关键性的宾夕法尼亚州初选中,以两位数胜出对手奥巴马,后劲凌厉,再次显示其打不死的韧性。

奥巴马选情上两大弱点

虽然奥巴马至今在党代表票上,仍领先希拉里近一百票,但他却有两个致命弱点:

首先,从附表一中可见,8个拥有超过20张选举人票的大州中,有7个民主党已进行了初选,希拉里赢得5个,奥巴马只赢得1个,而在因为某些技术原因而宣布初选无效的佛罗里达州中,也是由希拉里胜出,因此总数实际是6对1!未能赢得大州,奥巴马的威望始终打折扣,欠缺说服力。

更为关键的是,在游离州份(Swing States)中两人的实力对比。美国总统大选采用的是“胜者囊括制”(Winner-Takes-All System),换句话说即使你在加州只赢了对手1张直选票,你都可以一次性拿走加州的55张选举人票。8年前小布什就是如此,在佛罗里达以几百票力克戈尔,全夺20多张选举人票,抢走总统宝座。因此,那些两党选情咬得很紧、双方差距很小的州,就别具战略价值。因为那个候选人哪怕只为党多拿几万甚至几千票,就可能一来一回带来几十张选举人票的上下;相反,在选情拉得很开的州(无论是你赢还是对方赢),多些票少些票也不碍事。

如果我们拿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结果作为参考,以两党选票差距不超过5%作为基准,以此来定义什么是“游离州份”,我们将会找出附表二中的12个州份。

希拉里在游离州份占优

12个游离州份中,有11个民主党已进行初选,其中希拉里赢得5个,而奥巴马赢得4个,乍一看,算是半斤八两,旗鼓相当。但再看深一层,在因为某些技术原因而宣布初选无效的佛罗里达和密歇根两个州中,都是由希拉里胜出。如果把两州一起加总计算,就在这11个游离州份中,希拉里共拿到99张选举人票,而奥巴马只拿到35张。

再多说一遍,要赢得总统大选,关键不单是候选人在全国赢得多少直选票,更重要的是能攻克多少游离州份,在这方面希拉里明显比奥巴马优胜。

领袖学里的“权变理论”

从这个角度看,奥巴马或许能在一个特定制度和游戏规则下,胜出民主党初选;但在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制度和游戏规则下,他却可能会使民主党断送总统宝座。

回到领袖学的讨论。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讲授领袖课时,常常被学生问到一个问题,如果要成为一个出色的领袖,究竟有什么必胜方程式?我的答案通常是要有一种“权变取向”(Contingency Approach)的观点和眼光,那就是:世上没有单一最佳领导方程式,要视具体处境、具体游戏规则,了解具体客观需要,因地制宜,才知道哪些领袖特质、领导风格、领导技巧,最后最管用。通过希拉里和奥巴马初选的故事,相信读者或许能够领略到“权变理论”当中部分的道理。

每位即使看起来很成功的政治领袖,因此都该谦虚一些,不时提醒自己,现时看似理所当然的成就,换了另一种制度、另一个处境、另一种游戏规则,随时只是一场水月镜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