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2018-01-16 16:20:42)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个人原创 |
《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排列问题》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认识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和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共安排了2课时。在第2课时,教材设计了两个学生熟悉的事情,学习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首先呈现“3人照相”的情景和“交换他们的位置能照出几张不同的照片”的问题,然后通过“3个小朋友进行兵乓球比赛,结果可能有几种”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学生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如超市开业情境十大楼装饰物品的排列规律,闪烁的交通信号灯隐含的排列规律等等。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索问题的答案。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推理排列规律
教法学法:
操作、观察、猜测、验证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还记得孙悟空智斗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故事情节吗?
师讲述故事:孙悟空师徒四人来到石头山、石头洞,金角大王用金绳把孙悟空捆住。孙悟空解开绳子变作小妖偷走了两个魔王的葫芦和净瓶,溜出洞来大叫:“老妖,快出来,吃我一棒!”两个魔王出来一看,问道:“来者何人?胆敢在莲花洞门前撒野!快快报上名来!”孙悟空回答说:“我是孙行者的兄弟行者孙!”后来,孙悟空又变了一次,称自己是者行孙。
想一想:如果孙悟空继续变化,他还会变出几个兄弟来呢?都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会叫“者孙行、行孙者、孙者行”。)
师:看来大家比孙悟空还要聪明。我们看一看,用“孙、行、者”这三个字就能变化出这么多名字,多有意思啊!其实,其中的奥秘是应用到了数学知识——排列问题。
教师随机板书课题
【熟悉有趣的故事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恰如其分的知识渗透,激发了孩子的情感,激活了孩子的思维,从而使孩子走入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 探究新知
1、任选手中的两个数字卡片,看看可以排出几个两位数?记录下来。
学生汇报,师板书。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可以组成新的数字)
师:两个数字的排列难吗?三个数字的排列可就没这么简单了。敢挑战吗?试一试!
2、拿出数字卡片3、7、9排出三位数。怎么排?能排出多少个?动手摆一摆,边摆边记录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排的?
(1)按数字大小排列;
(2)按第一位数字不同,后两位数字交换位置排列;
(3)任意、无规律地排列;
……
(板书以上不同的排列方法)
观察、比较一下,看看哪种方法有规律,又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指名说一说想法。)
3、师生共同总结:要有规律、有顺序地排列,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三、 巩固方法
1、游戏:“三人照相”
(1)谈话:同学们,你们跟爸爸妈妈照过全家福吗?今天,亮亮也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照相馆,大家瞧。
老师演示课件排列问题1,到第1张照片停止。
师:好,现在聪聪和爸爸妈妈一起照了第一张照片,摄影师叔叔还给他们照出了不同的照片。大家想一想,怎么做才能办到呢?
生1:可以变化动作。
生2:可以变换他们的位置。
……
老师对于学生的各种反映给与适当的反馈。
(2)提问思考。
(3)课堂表达。
老师在黑板上做出记录,并对于学生出现的漏洞给与补充。
(1)出示题目:
有3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赛,他们是聪聪、小强、亮亮,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大家能猜一下比赛结果吗?
(2)小组讨论。
学生自由发挥,一人担当小小记录员,把大家的想法记录下来。我们比比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把结果找得全面
(3)小组整理,报告。
(4)师:你能发现什么?
【本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事例,引导学生运用观察、猜测和实验等手段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了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 拓展创新
1、用0、4、6排出三位数,有几种排法?排排看!
学生操作,汇报。
总结:为什么和上面发现的结果不一样呢?问题出在谁的身上呢?(“0”、为什么“0” 不能做一个数的第一位)
2、用三个数字排列出三位数,我们发现了规律以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么这个规律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更难的问题呢?挑战四个数字的怎么样?
用四个数字排列出四位数(3、7、6、8),运用前面发现的规律你一定会有办法的!试试看!看谁最聪明!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教师引导:选一个数字排在第一位,其他三个数字再有规律地排列,先排出一组)
总结规律:一组排出6个数。
按这个规律排下去,猜一猜:一共能排出多少个四位数?
学生猜测:6×4=24(个)
验证猜测:学生继续按规律排列。
汇报排列结果。
五、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
(有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师: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一样,要有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这样你的数学脑筋就会越用越灵活,你也会越来越聪明!
【对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有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