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应该推广

(2022-03-18 21:22:19)
标签:

时间银行

分类: 时评
2022年3月18日市场星报
钱夙伟
“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应该推广
 
       近日,河北省民政厅、省文明办、团省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的意见(试行)》,提出要进一步推广有河北特色的、可复制的“时间银行”模式,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志愿服务和社区治理,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全力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3月17日《人民日报》)
       根据相关预测,到2027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而养老服务普遍的现状是老人多,服务人员少,尤其是失能老人的照料护理,成为非常急迫的问题。“时间银行”作为一种互助养老新模式,为解决护理人员的紧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大大缓解了专业养老护理员队伍不足的矛盾。
       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成为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队伍的扩充和稳定是提供有效服务最根本的问题。“时间银行”通过“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的形式,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让全社会都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显然,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迟早都会面临一个养老的问题,“年轻存时间,年老享服务”让人们早早地为自己“储蓄”高龄时所需要享受的服务,这种切身利益的挂钩,无疑让更多的人自愿投身到养老服务中来,也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的良好风气。
       “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其实不只是一种“低龄”与“高龄”之间的服务关系。“低龄”得到的不仅是存入“时间银行”里的“时间”,还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享受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愉悦,实现互助养老、爱心循环。尤其于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过程,也是互相之间交流沟通的过程,当“常回家看看”成为不少老人的奢求,服务高龄老人也可解除自己晚年生活的孤独和寂寞。
       在目前不少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对老龄化,还需要创建更多的养老模式,动员和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和投入,“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这种志愿服务模式,应该进一步推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