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02番禺日报
钱夙伟
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等15部门联合制定了《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2023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前,全市机场、火车站等公交枢纽以及公园、景区、体育场馆等重点公共场所要实现AED等急救设施设备全覆盖。目前,全市地铁全路网28条线路408座车站、6个火车站已全部完成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任务,学校自动体外除颤器按计划实现全覆盖。(12月30日《北京青年报》)
显然,于挽救生命,要加快急救设施覆盖,但同时,急救设施再多,也得有人会用,而于目前,向更多人普及急救技能和知识,有着现实的急迫性。不容讳言,公众缺乏急救知识,是普遍的现状,一当危急之时,更凸现其严酷。而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大部分城市的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足1%。而在与我们相邻的日本,连中学生的急救知识普及率都已经达到了92%。
为使广大市民尽快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在意外伤害发生时,能及时、正确地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减少伤残、挽救生命,通过应急救护知识学习和培训等多种形式,普及急救知识,已经是迫在眉睫。而这当中,现在普遍推行的急救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如此全社会的总动员全覆盖,是普及急救知识的最好途径和方式。
普及急救知识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配合,但有关方面更应该负起责任,持续不断的大力开展急救知识“五进”,让更多的人学习、了解和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并向更多的人传播知识、传教技能,共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护能力。这方面,
尤其需要如红十字会、急救医疗中心那样的专业机构,以自己的专长,发挥更有价值的作用。
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急救理念深入人心,更让急救知识普及到更多的人,当有人急需救助的时候,总有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人挺身而出,用“知识守护生命”,我们期待这一天早些到来。毕竟,这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也因此,在加快急救设施覆盖的同时,普及急救知识也亟需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快实现普及急救知识的全覆盖。
要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知识
2021年12月31日劳动午报
钱夙伟
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等15部门联合制定了《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2023年)》。《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前,全市机场、火车站等公交枢纽以及公园、景区、体育场馆等重点公共场所要实现AED等急救设施设备全覆盖。加快急救设施全覆盖的同时,也要加快急救知识的普及。普及急救知识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配合,但有关方面更应该负起责任,要让更多的人学习、了解和掌握应急救护知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