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护学模式应该常态化

(2021-09-08 16:49:50)
标签:

护学

分类: 时评
护学模式应该常态化
2021年09月07日长春日报
钱夙伟
护学模式应该常态化
       9月1日,一些地方中小学、幼儿园集中开学,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提前谋划部署,启动“护学”模式,积极应对学生集中上下学交通高峰,全力护航师生平安上下学。(据新华网)
       目前,学校门口上下学交通高峰期间险象环生的状况虽有改观,但仍有不同程度存在。即使校门口都有斑马线,但难免会有马大哈司机的出现,一旦有交通事故的发生,对学生、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而言,都是不可承受之重。放学的时候,校门口出现拥堵是常态,接送孩子的又有许多老年人,“护学”很有必要。
       近年来,不少学校的门口都有交警部门建立的“护学岗”,由交警、老师、校工或者志愿者执勤,在上下学时段维护学校周边交通秩序,防止发生交通拥堵和事故。就如校车在道路行驶中享有优先权一样,在上下学高峰时段,为孩子开辟绿色通道,保证孩子出行安全,体现的是对下一代的关爱。
       现在,各地的“护学”模式更加全面、科学。比如,针对早晚高峰时段校园门前接送学生车辆集中等情况,制订交通维护疏导预案,将警力重点向学校周边倾斜。又比如,在有条件的校园周边道路设置临时停车泊位,便于接送学生车辆短暂停靠、“即接即走”。再比如,提前对校车主要行车路线、年检情况、安全设施配备、车辆性能等全面检查,严防“黑校车、病校车”上路。
     “护学”模式极大地保护了学生出行安全,应该在各地全面推行。同时,这种模式不能仅限于学校刚开学的这段时间实行,而应该成为学生们上下学时的常态。

“护学”模式应该常态化
2021年09月03日江海晚报 
钱夙伟

      记者1日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9月1日,一些地方中小学、幼儿园集中开学,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提前谋划部署,启动“护学”模式,积极应对学生集中上下学交通高峰,全力护航师生平安上下学。(9月2日新华网)
       实际上,上下学交通高峰期间的险象环生,虽有改观,但仍有不同程度存在:即使校门口都有斑马线,但由于一些司机缺乏交通安全意识,诸如斑马线这样的交通标识,不足以起到警示的作用。至于校门前,情况就更加严重。而放学的时候,校门口出现拥堵也几乎是常态,而孩子都未成年,接送的又往往是老人,很可能避让不及,乃至发生意外。“护学”已经是不可或缺。
      也因此,近年来,不少学校的门口,都有交警部门建立的“护学岗”,由交警、老师、校工,或者由志愿者担任,在上下学时段维护学校周边交通秩序,防止发生交通拥堵和事故。就如校车,在道路行驶中享有优先一样,这也是孩子应该享有的“特权”。而这种“特权”,体现的是对下一代的关爱。如果说这是“特权工程”,那么,其实是最大的,也是最紧迫的民心工程。如网友所说,这种特权,我们支持!
      而现在各地的“护学”模式,也已经更全面科学,涉及各个方面。比如针对早晚高峰时段校园门前接送学生车辆集中等情况,制定针对性交通维护疏导预案,上下学高峰时段将警力重点向学校周边倾斜;比如在有条件的校园周边道路设置临时停车泊位,便于接送学生车辆短暂停靠、“即接即走”;比如提前对校车主要行车路线、年检情况、安全设施配备、车辆性能等全面检查,严防“黑校车、病校车”上路;比如利用开学典礼等为学校师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毋庸讳言,现在每到集中上下学交通高峰的时候,不少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仍然让人难以放心。一方面,通过校门前道路的车辆,有许多并没有体现出对孩子“特权”的尊重,或者根本无视这种“特权”,并不减速甚至依然疾驶;而另一方面,“护学”也并未到位。因此,“护学”模式应该在各地全面推行,并成为护航师生平安上下学的常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