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养老 |
分类: 时评 |
钱夙伟

“我今年80岁了,做饭不太方便。这里有米饭、拌面、红烧茄子、土豆烧牛肉等,荤素搭配挺好,就餐也方便,关键是还不贵,一顿饭才10元(人民币,下同)。”新疆昌吉市老人张秀芳在家门口的社区助餐点用餐时高兴地说。(7月13日中国新闻网)
昌吉市的社区助餐点由昌吉市委组织部和昌吉市民政局牵头,各社区配合,由第三方餐饮机构负责运营。依托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或改造、租用场地等,政府给予建设和运营补贴。据介绍,社区助餐点还针对失能、高龄老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确保辖区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到饭。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相当普遍,备受社会关注。作为居家养老的重点任务,社区老年人的“吃饭问题”,关系到居家养老的幸福指数。昌吉市有关方面不断探索完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昌吉市已打造28个社区助餐点,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物美价廉的“暖心饭”。
显然,“社区助餐点”为“舌尖上”的养老破了题,如一位老人所说:“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有的需要照看孙儿孙女,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做饭;有的是独居老人,年事已高,不方便做饭。现在有了社区食堂,吃一顿饭才10元钱,又实惠又卫生,营养也丰富,还能在社区日间照料室读书看报,坐着喝喝茶消消食,简直比在家还要惬意。”
社会养老的靶向改革,应该从机构转向社区,大力发展居家养老。依托“社区助餐点”的居家养老服务,不仅有利于化解目前的居家养老困局,同时也减轻了子女的陪护压力。居家养老的老人,在享受助餐服务的同时,依托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还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照料和服务,即使空巢老人,也不再有后顾之忧。相比于传统养老,丰富了服务广度和深度,为整个养老产业注入了新鲜、务实的内涵。
养老事业需要政府主导,“社区助餐点”就是通过政策、服务、场所和设施等方面的支持,以社区平台为基础,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引进企业资金和服务,与居家养老串联,从“舌尖上”的养老入手,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促进老年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更多的获利感和幸福感。因此,昌吉市的“社区助餐点”值得借鉴,也期待在各地普遍推广。
前一篇:城市里需要一个“老胶片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