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文查重”走俏的背后令人深思

(2021-05-28 21:19:23)
标签:

论文查重

分类: 时评
“论文查重”走俏的背后令人深思
2021年05月28日燕赵晚报
钱夙伟
“论文查重”走俏的背后令人深思
  近日,“翟天临,睡了吗”这一话题在社交媒体引起热议。在该话题下,有网友称“论文改的面目全非,降重还没降下去”“学校的查重费已经飙升到800元了”“查重了四次还不过,翟天临你赔我的生活费”……毕业生论文查重成生意:一次1380元,有卖家接单“接到手软”。(5月27日新华网)
  所谓“论文查重”,就是检测一篇论文中与其他论文重复的文字占文章总字数的比例。本来,如果论文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不可能有抄袭之嫌。“论文查重”显然是出于对自己“原创”的底气不足,甚至是对论文“写作过程”中“东抄西摘”的心虚。
  更不堪的是,“论文查重”居然成了掩饰抄袭的工具。于是借助“查重”及时发现有多少的重复已经涉嫌抄袭,并催生了“降重”业务且日渐走俏。一条规避查重软件的专业化、流程化的生产线俨然形成。在一些网站,不到一分钟,你就能得到根据论文抄袭程度和修改要求得出的估价。如此“论文降重”业务,不仅窒息科研的创造和进取,更引向人格的堕落,于作为寄予厚望的未来的社会主人翁,实在让人汗颜。
  有专家认为,论文重复率仍是目前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可以有适量的规范引文,但绝对不能抄袭。”但是,当书写论文变成了一场躲避重复率的文字游戏,一方面,查重工具成为学生借助文字游戏掩饰抄袭的辅助工具;另一方面,查重工具对于较长的专业术语无法甄别,甚至无法区别抄袭还是引用的情况,则破坏了学生们的创新活力。
  对此有学者认为,“写到别人未写处,写到别人无处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文章整体的独创性,使论文各个环节内化为自己的本事。”但显然,急功近利之下,也就总有论文造假的市场,避免过多的乃至有抄袭之嫌的重复,抵御诸如抄袭的诱惑,归根结底,要靠健全的人格修养和学术操守。
  实际上,“论文查重”成为生意,折射出现行教育的一个严重缺陷,即对大学来说最为重要的人文熏陶、人格培育,失之于匮乏,也因此,再不予以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下滑,乃至诸如论文的“真假”居然要靠“论文查重”来“把关”,虽然令人可叹,却也不可避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