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5月11日潮州日报
钱夙伟
不仅涨厨艺,还能赚学分。5月8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选修课《南航滋味》厨艺课堂开课,首批二十位大学生走进食堂,在大厨们的指导下,通过理论知识培训和切菜、炒菜等实践操作,学习厨艺这门“成长必修课”。《南航滋味》厨艺课堂由该校教务处、学生处和后勤集团联合推出,旨在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5月9日中国新闻网)
实际上,“厨艺课”已有先例。比如华东师范大学最近就新增一门《家常菜》课。“厨艺课”虽然让人感到新鲜甚至有趣,却是一门严谨的课程。比如学习采取“理论+实际”的形式,既有“理论知识培训”,又有“切菜、炒菜等实践操作”,而由教务处、学生处和后勤集团联合推出,由此也足见学校对这门课的重视,以及这门课的含金量之高。
“厨艺课”旨在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而去年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要求把劳动教育作为通识必修课。“厨艺课”让学生通过自己双手去创造、体验生活,厨艺实践也是劳动过程。因此,“厨艺课”就是一门劳动课。
劳动教育作为“赚学分”的课程,就是以此作为激励,培养和树立劳动价值观。而这显然很有针对性。对于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这一代人,自己动手烧菜做饭,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的品格、责任意识,提高动手能力,由于“厨艺课”还有趣味性,从中更可体会到劳动的快乐,让人生发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更为学生所欢迎。
当然,“厨艺课”并非只是体力劳动,还是一门技艺课。针对现在不少年轻人不会做家务活,“厨艺课”还是现实的需要。学会了“厨艺课”,提高了做家务的能力还在其次,回到家里可以接替父母,在厨房里“露一手”,同时让孝敬父母也有了一个接地气的载体,可以说有多种意义。
现在大学里开“偏门”课程的不少,比如从《三国杀攻略教程》、《哈利·波特与遗传学》到《生死课》、《恋爱课》,让人眼花缭乱,也吸引无数眼球、激起一阵喧哗。但其实,如果不是炒作,而真是从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出发而着眼于课程设置的创新,开设“厨艺课”,确是一个很适合学生也很适合社会、家庭的选择,不失为一门实实在在的“成长必修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