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观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标签:
博物馆 |
分类: 文化 |
钱夙伟

4月5日,小朋友用AR讲解器观看河南博物院展出的“花瓣纹彩陶钵”。当日是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许多市民和游客来到位于郑州市的河南博物院看展览、听古乐、选购文创产品,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4月6日新华网)
文博热潮的形成来源于人们对文化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凸显了国人日益增长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而博物馆于“文博热”的“催热”“加温”显然大有可为,实际上也是博物馆的应有之义。而于小朋友,历史书是平面的,但一件件文物是立体的。参观博物馆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体验、感受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悠久灿烂。
作为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博物馆的功能其实是在延续文化的根脉,是文化传承一个看得见的载体。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已经由传统式的对收藏文物标本的看重,转变为对社会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关注,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资源,为社会发展和公众的学习、教育、娱乐提供服务,是博物馆的职责和目的。博物馆成了热门去处,正是耗费巨资建造博物馆的初衷。
无疑,于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中,博物馆有着自己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是公众不可或缺的现实需要。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原生态”的历史文化遗存已所剩无几,博物馆之类的公益性文化教育场所其价值愈加凸现,尤其是随着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博物馆如果只是一个凝固的标本式存在,或者说“文化建设”的一个摆设,那么,既是与公众需求的脱节,也是巨大的浪费。因此,观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更多的人因此接受文化的熏陶,将更多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价值。
前一篇:让更多健身房“智慧”起来
后一篇:为职工办实事,要从点点滴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