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盲盒”不是以次充好的“保护伞”

(2021-03-26 15:11:15)
标签:

盲盒

分类: 时评
2021年03月26日南宁晚报
钱夙伟 
“盲盒”不是以次充好的“保护伞”
  “盲盒”玩具近两年的火热带动了“盲盒”营销。近日,记者在电商平台通过搜索乌龟盲盒的商家发现,目前开设此类店铺的卖家不在少数,多家店铺在醒目位置写有“开出快乐开出惊喜”字样。而在详情介绍中,卖家也会提示,“不要期望太高,盲盒一经售出,不退不换不能评论亏赚”。(3月25日《北京青年报》)
  显然,在商家看来,因为卖的是“盲盒”,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不退不换不能评论亏赚”。而这就意味着,即使以次充好,消费者也不能追究,只能“闷吃一棍”。当然,“不退不换”可以由店家说了算,但无法以“不能评论亏赚”封住消费者的嘴。
  比如,在商品评论区中,仍有买家晒出实物图。有部分买家抱怨收到了价格十分便宜的“草龟”或头部、背部有皮肤病的乌龟;有的收到在运输中有或轻或重损伤的“病龟”,甚至有买家称“包装简陋,没有保护龟的苔藓,龟壳都摔坏了”。显然,店家已经把“盲盒”当成了“品质、品种并无保障”甚至以次充好的“保护伞”。
  盲盒的收藏交流,本来是一种小众爱好,但如今已经形成逐之者众的“盲盒热”,于是“跨界新产品”频频出现,其中就包括“乌龟盲盒”这样的“活物盲盒”,这或许可以当作一个全新的创意。盲盒玩法,本质是一种幸运游戏。吸引人的在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刺激。“乌龟盲盒”可以有这样的不确定性,比如不同的品种,但显然这当中绝对没有以次充好的空间。
  毕竟,作为活物,所谓“活”,必须是没有任何毛病的“活”,是健康的“活”,对于活物销售,这是基本的质量标准,也是商家不可逾越的道德和法律底线。换言之,且不说“不能评论亏赚”是公然无视电商平台的规定,问题更在于,以次充好既有悖商业准则,更有违法之嫌。
  “乌龟盲盒”搭的是“盲盒”的“车”,蹭的是“盲盒”的“热”,这无可厚非,但不能把“盲盒”销售中的“幸运游戏”成分,当作敲消费者竹杠,乃至明目张胆地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伞”。对于“乌龟盲盒”乃至其他种类“活物盲盒”中的以次充好,有关方面应该加强监管,以维护“盲盒”买卖的正常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