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01月31日番禺日报
钱夙伟
晕倒报警系统安全守护、人脸识别三秒钟出纸、智能机器人提供保洁服务……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内的这座智能公厕,占地面积约108平方米,内设9台智能保洁机器人,市民如厕完毕后,机器人将对厕间内地面进行清洗和烘干;公厕内配备的晕倒监测系统,可在市民晕倒时及时报警,并在公厕大厅的屏幕上显示市民晕倒的具体位置。(1月22日中国新闻网
此外,公厕内还配备了“一体式洗手台”,涂抹洗手液、冲水、烘干的洗手步骤都能在一个平面内完成,避免洗手用水对地面造成的污染。据悉,该公厕目前只是试点,后期是否推广取决于这些智能技术是否能够达到环卫部门要求的“一客一保洁”等目标,以减轻保洁人员的劳动强度。
现在各地都在推进“厕所革命”,相比于不少地方公厕一味追求“豪华”,“智能公厕”则凸显智能时代的“智能服务”,让如厕者有更舒适的体验,而这样的以人为本,其实正是“厕所革命”的要旨所在。
实际上,净化、美化,提供如厕者需要的便利设施,让人如厕时有一种舒适感,这样的标准化于公厕也应该可以了,公厕只是供人排泄之所,毕竟,谁都宁愿做一个“匆匆过客”。因此,“智能公厕”虽然运用了高科技,但并不追求花哨,只是以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让市民和游客切身感受到人文关怀,而注重务实的服务优化,也正是“智能公厕”的亮点。
“智能公厕”的人性化,尤其体现在确保如厕者的安全上。比如“智能公厕”引入了晕倒监测系统。当使用者晕倒时及时报警,并在公厕大厅的屏幕上显示市民晕倒的具体位置。这样的服务细节,让人有了更多的安全保障。而投入智能保洁机器人,以减轻保洁人员的劳动强度,如此对环卫工的关怀,标志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有关方面表示,要坚决纠正一些地方搞形式主义、搞所谓“五星级厕所”的错误做法。厕所建设要始终坚持就地取材,不奢华铺张,重在便利耐用。倡导节俭、务实之风,让公厕真正成为如厕者的方便之所,这样的“厕所革命”,实实在在地解决民生需求,回归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的本义,从这个角度,“智能公厕”不失为“厕所革命”的一个样本,也值得推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