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疲劳驾驶 |
分类: 杂文 |
钱夙伟

博爱县公安交警大队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将便民服务融入各项日常交管工作。目前,该大队在S310线贵屯执法服务站旁设立“司机驿站”,为司机提供临时休息的暖心服务,有效预防和减少疲劳驾驶行为。(12月21日《河南日报》)
S310线是博爱到焦作的主要通道,交通流量大,博爱县公安交警大队在缉查布控中发现,司机疲劳驾驶行为常有发生,为此专门设立了该“司机驿站”。该驿站二楼设立了专门的司机休息区,提供床铺、被褥、空调等服务设施,引导疲劳驾驶人员在此休息。一楼供司机临时性休息,配备了洗手间、桌椅、微波炉、充电器、刷鞋机、药品、雨伞等便民服务用品以及图书报刊等,24小时供应开水,还专门设置了“母婴室”。
疲劳驾车是以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为赌注,现在,因疲劳驾车而酿成的重大甚至恶性交通事故频发,无论是在重大交通事故的通报中,还是交管部门的分析报告中,“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这样的结论都不少见。疲劳驾驶,已经成为一大杀手。
高速交警提示,高速路上,司机感到疲劳,应驾车前往就近服务区休息,严禁疲劳驾驶。而这本来就有法可依。按照规定,司机不得连续驾驶机动车4小时以上;连续驾驶4小时以上属于疲劳驾驶,执勤交警有权责令疲劳司机临时短暂休息。但现在的问题是,缺乏休息的场所,于司机是一个现实的困难。
比如许多服务区,并没有专供司机休息的休息区,虽然按“司机不得连续驾驶机动车4小时以上”的规定“强制休息”,但效果并不好,疲劳其实没有得到多少缓解。这样的司机再上路,疲劳驾驶的危险依然存在。
也因此,防止疲劳驾车,固然要在增强司机自觉遵守交规意识的同时,着力于完善监管手段,严格道路执法。但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件,为司机提供消除疲劳的休息场所,事实上,如“司机驿站”这样的人性化服务,既温暖了司机,也有利于增强他们杜绝疲劳驾车的自觉性,而这显然也是更有效的执法。
前一篇:地铁智能门应加快推广
后一篇:源头治理,方能遏制老年代步车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