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08月26日吉林日报
钱夙伟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关于政协会议提案的答复,要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国家一直鼓励各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然而,体育“阳光”照不进校园依然是一个突出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体育运动的意外或事故而给学校和老师造成不少心理压力,由此导致因噎废食。
学校不光要教授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体质是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素质更是今后人生的基础,重视体育,让孩子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始终应该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否则显然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让体育的“阳光”照进校园,应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让生源分布更加合理,学校有条件开展各类活动,同时完善和确保校园的设施安全,落实相关制度,清除安全隐患,为孩子创造一个可以放心地放逐天性的环境。为消除老师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引入保险机制,减轻老师和学校的安全负担和压力,也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而这无疑需要刚性的制度制约,为弥补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确保严禁挤占体育课时间落到实处,需要把学生体质情况纳入学校和老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如体质测试与毕业挂钩已是势在必行。也只有如此,才能“倒逼”体育课能够实现正常教学,从小学开始,就形成一以贯之的体育评价体系,让青少年拥有更多体育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也唯有如此,“每天锻炼1小时”才能落到实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