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盲盒热”背后的“赌坑”

(2020-08-12 17:27:46)
标签:

盲盒

博傻游戏

分类: 时评
2020年08月12日江海晚报  
钱夙伟
警惕“盲盒热”背后的“赌坑”
  盲盒指盒子里装有动画漫画、影视的周边产品,或设计师原创玩偶,特别之处在于,盒子里具体是什么,不会在盒子外部标注,只有消费者打开盒子,才会知道里面究竟是什么。这种充斥着不确定性的购物形式,带来极强的心理刺激感。也因此,“一入盲盒深似海”,“抽盲盒会令人变成赌徒,着迷上瘾,心脏像坐过山车一样,欲罢不能。”(8月11日 《中国青年报》)
  收藏交流盲盒,本来是一种小众爱好,如今形成逐之者众的“盲盒热”,固然有“不确定性”刺激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因为被资本和“黄牛”带离原有轨道,加剧了“欲罢不能”的“赌徒意识”,于是,于随便什么都可以用来当作炒作“题材”的当下,盲盒和以前“疯狂的君子兰”、前不久“疯狂的球鞋”一样,成为“疯狂”的游戏。比如原价几十元的产品,在二级市场能被炒高几十倍。
  这显然背离了盲盒的本来价值。而按照一般的市场规律,有涨必有跌,尤其是人为炒作哄抬之下,大涨更必有大跌。而且,于盲盒本身,毕竟只是一个玩具,于如今多元时代,无论多么的“潮”也“领”不了几天“风骚”。若此,当“盲盒热”消退,“购买力最强的消费者,一年耗资百万”买的这一堆“天价”盲盒如何出手?
  当然,尽管大多数参与“赌一把”的人都知道自己在投机,只不过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不会是接最后一棒的那个傻瓜。于是这样的“欲罢不能”,总是越来越疯狂乃至走向失控。
  而这正是“博傻游戏”的“游戏规则”,谁都可以当传花者,击鼓者却只能是大资金,也正是他们拥有操纵价格的能力,而一当他们停止击鼓,那烫手的山芋必定在他人手中,于是,自己赚得盆满钵满,更多的人,则有可能血本无归。
  凡违背市场规律的虚火,总是不可能持久的。作为投机性质的这种“博傻游戏”,总会结束,从长远来讲,泡沫迟早会破灭,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面对持续升温的“盲盒热”,尤其要警惕背后的“赌坑”,需要的是保持理性,多一点诱惑面前的定力,“避免误入瑰丽的消费圈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