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学生志愿者 |
分类: 时评 |
钱夙伟

7月28日,2020年河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志愿者出征仪式在郑州举行。河南省贫困县计划项目领导小组与各市、县项目办负责人为200名贫困县计划志愿者壮行。今年河南省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志愿者从4月开始招募,共有6000余名高校学子报名。(7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志愿服务贫困县,高校学子踊跃报名,是社会志愿服务在大学生中蓬勃兴起的一个缩影。志愿服务是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志愿服务源于感恩和报恩,以承担社会责任来回报社会。当现在不少的大学生感恩意识匮乏,只知道自爱,不关爱他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在支教、支医、支农、农村卫生、平安建设的亲身体验中懂得感恩,滋养爱心,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文明素养和助人为乐的品行,树立健全的人格、博大的胸怀。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其实也是在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践行教育界老前辈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而在志愿服务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当然能享受到劳动的快乐,增强劳动观念,提高动手能力,而且,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的艰苦环境中,更能受到磨练,锤炼自己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品格,树立艰苦朴素的作风、自力更生的精神,进而使自己得到全面成长。
从事志愿者活动,参加公益服务,于本人,当然也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是自身心灵的净化,境界的提高,付出的同时,也意味着得到,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快乐自己”,而且后者远远大于前者。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不仅弘扬社会新风,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凭借“积少成多”,也可以为社会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困难,因此,这于大学生是在承担社会责任,并在献出爱心的同时培养了自己的社会担当意识。
现在方兴未艾的志愿服务中,其实早已不乏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的身影。当然,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还要进一步倡导,为了保证健康有序发展,还要不断规范,比如将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整归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同时,有针对性地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载体,促使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让志愿服务在大学生中蔚成风气。
前一篇:填个志愿花费上万,到底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