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扶贫就业 |
分类: 时评 |
钱夙伟

“每月稳定收入1500元,还能照顾家,心里踏实。”徐玉莲高兴地说。这些年一直在外打工的她,没想到今年在家门口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徐玉莲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白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儿子上大学还没毕业,一家人靠徐玉莲一人在南京餐饮店打工的收入过生活。此前,受疫情影响,她返乡之后无法顺利外出就业,一直心急如焚。(6月22日新华网)
今年以来,为将疫情对贫困户就业的影响降到最小,让返乡后滞留在家的贫困户顺利在本地就业,安庆市及时启动“就业增收专项行动”,推出“六个一批”
就业扶贫新模式,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一批,鼓励扶贫车间、帮扶企业吸纳一批,支持产业发展带动一批,支持自主经营稳定一批,发挥社会帮扶合力推荐上岗一批,落实同工同酬岗位解决一批,有针对性地帮扶贫困户稳定就业,以就业促脱贫,让他们端牢、端稳就业“饭碗”。
通过“六个一批”,实现“家门口就业”,是实实在在的扶贫。因为家门口就业,减少了贫困户的就业成本,实际上等于是增加了收入,而许多贫困户求职者因为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就职愿望,这更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尽其用”。虽然人才流动,早已打破区域的界限,但在人尽其用的前提下,“家门口就业”依然有着很大的空间,这于贫困户就业者尤其如此。
“家门口就业”不仅有利于扶贫,从总体上说,也有利于减轻社会成本,“家门口就业”也让一些“家门口”的企业,在扶助贫困户的同时,也有更多合适人才可供选择,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推动“六个一批”,促进“家门口就业”或者更准确说“就近就业”,需要有关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对当地的贫困户劳动力状况做好摸底调查,招聘岗位更有针对性,适合多层次人才的选择,既要有专业性职位,也有技能要求门槛相对较低的基础性职位,给贫困户就业者和用人单位有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若此,“家门口就业”的“六个一批”,既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也提升了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获得感,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后一篇:“云毕业典礼”更让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