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预就业 |
分类: 时评 |
钱夙伟

日前,西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试行促进大学生在西安就业创业的意见》,从优化环境、拓宽渠道、完善扶持措施以及加强组织保障等四方面,提出了20条试行意见,其中之一是探索大学生“预就业”模式。(6月4日澎湃新闻)
“试行意见”提出,大学生在就业见习基地参加就业见习,按规定享受1200元/月生活费补贴和25元/月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见习基地接收大学毕业生就业见习,对留用率不低于50%的按留用人数给予见习基地2000元/人一次性见习留用补贴。
这一办法显然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积极探索。近几年高校毕业人数逐年递增,今年更达到创纪录的874万,同比增长40万人,再加上疫情影响,许多企业因生产尚未完全恢复,也一时难以接收,就业压力之大更是前所未有。靠大学生自己八仙过海自找工作来解决就业难,已经让不少毕业生处于四处碰壁的窘境之中,“就业见习基地”于他们显然是雪中送炭。
就业见习可以享受政府发放的生活费补贴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大学生和企业都是一种“缓冲”。大学生有了意向性企业,生活费用也一时有了着落,节约了大量找寻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及早投入工作。而企业有了人才的储备,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预就业”也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正式就业。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除了工作岗位的僧多粥少,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大学毕业生难以适应岗位。于不少企业,并不是不需要人才,而是需要适合自己用工需求的人才,在这种需求不对称的情况下,不同于以前学校组织实习的“就业见习基地”,可以让大学生迅速成为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人才,既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让大学生对今后胜任工作岗位更有底气。
值得一提的是,“对留用率不低于50%的按留用人数给予见习基地2000元/人一次性见习留用补贴。”这一设计,既促使企业信守承诺,防止企业把大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维护了大学生的权益,也能确保“就业见习基地”起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政府的职责,就提高就业率而言,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应对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复苏乃至可持续增长的需要。为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现在许多地方政府都在尽最大的努力,而“预就业”是进一步促进就业的的务实之举,也为急于找工作的大学生们所期待。
前一篇:乐见“后备厢市集”归来
后一篇:红树林,森林向大海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