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铁社区”保障房值得点赞

(2019-12-19 17:26:44)
标签:

地铁社区

保障房

分类: 时评
2019年12月19日经济日报
钱夙伟 
“地铁社区”保障房值得点赞
       据报道,福建厦门马銮湾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新店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祥平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等一批交通便利的“地铁社区”保障房近日进入初步验收阶段,预计明年可交付使用。
       “地铁社区”是厦门保障房建设的一大亮点,让普通无房市民不仅能“住得进”,而且能“住得好”。现实中,部分城市的保障房往往建在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段,固然能够节省建设成本,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体,但也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甚至让保障房成为空置房。实际上,目前不少城市保障房小区建成后受到冷落,主要原因就是位置较偏、交通不便,缺乏配套设施。
        将保障房建在交通不便的位置,其实尤其不适合低收入市民。由于保障房与住户工作单位、子女就读学校通常相距较远,申请保障房的低收入市民往往也没有私家车,在公交等配套设施短期内不能同步跟上的情况下,日常出行十分不便。这样的保障房对于他们来说是名副其实的“鸡肋”。
       既然保障房建设的初衷是改善低收入群众的居住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那么交通是否便利就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可以说,厦门推出的“地铁社区”保障房回归了保障房建设的初衷,是深得民心之举,这样的做法值得点赞。

 “地铁社区”,保障房更需保障公共交通
2019.12.19海峡导报
钱夙伟

       昨日,记者从厦门市发改委获悉,马銮湾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新店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祥平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等一批地铁社区保障房已基本进入初步验收阶段,预计明年可交付使用。(12月17日《海峡导报》)
“地铁社区”可以说是厦门保障房建设的一大亮点,让无房市民不仅“住得进”,而且“住得好”,“地铁社区”就是最好的诠释之一。
       现在不少城市的保障房建设,正是在交通上尝到苦果,一些大规模的保障房小区建成后受到冷落。符合条件的困难户,有许多没有参加摇号,有的即使中号之后,也最终放弃。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位置较偏、交通不便,更缺乏配套设施。
       房子建在公共交通不便的位置,是最不适合低收入住户的。因为他们中间很多家庭没有汽车,出行基本依靠公共交通。加上有的家庭原来打工的单位、子女就读的学校相距太远,这样的保障房,往往就成为鸡肋。
       既然保障房的初衷是通过改善低收入群众居住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那么在住得进的同时,一定要保证他们“出得来”。可以说,现在厦门保障房的“地铁社区”,正是保障房本义的回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