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派农民“留洋”,走出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2019-10-04 09:28:34)
标签:

农村

留洋

分类: 时评
公派农民“留洋”,走出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2019年10月04日新京报
钱夙伟(职员)
公派农民“留洋”,走出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到日本借鉴家庭农场发展经验、赴法国了解生态循环农业、去荷兰学习高效精准农业……据媒体报道,吉林省近三年已先后公派400多位农民“留洋”,学习世界各地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发展现代农业蓄积力量。
  公派留学不罕见,但公派的是农民,却并不多见。虽然存在“地情”差异,但吉林派农民“留洋取经”的做法不乏针对性与可借鉴性。
  调查显示,近年来,涉三农人员占比持续下降,且老龄化、兼业化、外来化严重,农业从业储备人数严重不足,“谁来种地”已成为国家关心的重大问题。培养一大批“爱农业敢创业、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精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已迫在眉睫。
  在此情境下,以科技依托的产业扶贫乃至致富,无疑是农民群体的迫切需要。可从大面上看,尽管社会已走进了“互联网+”时代,可对许多农民而言,传统的务农方式依然没有改变,于是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难以驾驭,因此制约了创新和发展。
  通过公派农民“留洋”等方式,帮助他们“变身”,也是着眼于通过技能与知识扶贫助农,培养更多新型农民,让他们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素养之需。
  本质上,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除了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有顶层的制度设计,还有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像吉林省这样借由公派“留洋”等手段,致力于把农民培养成为新型农民,就是种挺不错的思路。
  让新型农民一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形象,让“科技兴农”改变传统的务农方式,也需要想方设法为农民们“充电”。
  如今的农村,是网络时代的农村,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农民,让先进的科技手段、形式、方法,融入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为他们所用,为他们造福,应是扶贫乃至对所有农民帮助和扶持的根本之计。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公派留洋”模式,显然是指向这一方向的努力,对此我们也不妨积极地“观其后效”。

农民出国留学值得点赞
2019年10月07日福建日报
钱夙伟/文 
公派农民“留洋”,走出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闵汝明/图

       据报道,吉林省近3年先后公派400多位农民留学,学习世界各地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现在,农业现代化已成潮流,培养爱农业敢创业、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精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迫在眉睫。吉林派农民出国留学,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