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炒鞋”不过是“绚烂的泡沫”

(2019-09-16 16:56:21)
标签:

炒鞋

分类: 时评
2019年9月16日燕赵晚报        
钱夙伟
“炒鞋”不过是“绚烂的泡沫”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家打出联名、定制、限量的宣传口号,采用饥饿营销,催生了“炒鞋”这一行业。一些人通过“炒鞋”轻轻松松赚了不少钱,甚至发出了“10年前错过炒房,5年前错过炒比特币,难道你现在还要错过炒鞋吗?”这样充满诱惑性的语言。(9月15日央视新闻)
       长期以来,由于球鞋品牌限量发售的营销策略,部分鞋款作为闲置物品在市场流通中存在溢价空间,由此产生了“倒卖限量球鞋”的生意。如今,在“鞋圈的一些‘大佬’带节奏”之下,“炒鞋”日渐升温。于是,继炒股、炒房、炒币之后,“炒鞋”——一个新兴市场诞生了。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描述“炒鞋”:70后希望80后接盘股市,80后结果跑去炒房了,80后希望90后接盘房子,90后结果跑去炒币了,90后希望00后接盘比特币,00后结果跑去炒鞋了。
       目前火爆市场的潮流鞋主要集中于耐克、阿迪达斯、Air Jordan这三大品牌厂商,对于逐渐失去理性的市场行情,三大厂商似乎一直保持着默许的态度。显然,高昂的炒作售价、一鞋难求的排队场面都在无形中提升了产品的品牌价值,在消费者心中进一步巩固了其有别于一般品牌的高端印象,因此,“炒鞋”越来越火,正中厂家下怀。有评论称,现在的球鞋市场形成了一个厂商搭舞台,鞋贩子唱戏,众多买家、散户在上面买单的现象。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炒鞋”本质上是一种投机者通过操纵体量较小的限量版鞋品市场,有意抬高市场价格以获取超额利润的行为。当然,个体消费者确实有经济实力跟风炒作,无论虚荣心作怪,还是非理性消费,都悉听尊便,但当“炒鞋”已经成为资本游戏,则如专家所说,“从社会层面看,我们更应该关注这种现象背后是否存在投机套利、金融诈骗甚至违法行为”。
       还需要提醒的是,且不说暴涨总有暴跌,鞋子终究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鞋子不是老酒,越陈越香,一直炒下去,再高档的鞋子也是要老化的,以致价值归零。所谓“炒鞋带来的财富效应”,不过是 “绚烂的泡沫”,从长远上来讲,总有泡沫破灭的一天,以致后来的“接盘者”血本无归。因此,跟风炒鞋的抢购者,不妨多一点理性,别上了“带节奏”的炒鞋“大佬”的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