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7日湖州日报
钱夙伟

“汉服不是一瞬间火起来的,而是那些披着床单的人长大了”,一些爱好者在被问及为什么会喜欢穿汉服的时候这样说。天猫《2018年汉服消费人群报告》显示,2018年购买汉服人数比上年增长92%。且如今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占据了意想不到的位置。(7月23日《中国青年报》)
“长发由簪子挽起,白色交领袄裙外罩蓝色比甲、中裤外面是枣红色的马面裙、银色的宫鞋上缀着白色绒球。”如此的美轮美奂,于如今难道就只能出现在舞台上,成为表演的道具,成为历史的记忆,而却在现实的生活中渐行渐远?现在更多的年轻人穿汉服上街,不啻让人看到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也可以如此地和谐。
尤其让人肃然起敬的是,这些年轻人作为普通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确实,这本来就应该落实在每个人的行动上。当然,弘扬传统文化,有形式多样的载体,但服装不失为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在节日或特定仪式上身着传统服饰,各民族几乎无不如此,正是因为服饰是弘扬传统文化最具象的标志,也因此,身着汉服并不只是以鲜见的古服博取眼球,实在是有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深意。
其实,正如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立世之本,至今让我们受益无穷,其中源远流长的传统服饰,且不说至今大部分仍有着实用性,更有着无可比拟的美感。因此,本来不应该让人如此陌生,在西装革履、时尚妆扮的潮流中,穿一袭飘逸长衫、着一双圆口布鞋,应该不是异样的风景。在钱钟书《围城》那个年代,校园里的莘莘学子,穿西装风流倜傥,穿长衫斯文儒雅,何等的兼融和谐,在多元文化包容的今天,倒成了压箱底的“老古董”,正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年来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
“汉服热袭来”标志着汉服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汉服,穿着汉服走在街上,不再有人惊讶,而是惊艳地上前打听从哪买的。天猫2018年购买汉服人数比上年增长92%表明,汉服正在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这令人欣喜。尤其是更多年轻人加入,让人为之点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