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票应从“量身高”转为“看年龄”

标签:
儿童票 |
分类: 时评 |
2019年07月24日河南日报
钱夙伟

1.2米以下免票、1.5米以下半票——这个被多个行业和地方使用多年的儿童票规定,或将在道路客运行业被终结。7月12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征求意见稿完善了儿童票、免票优惠政策,明确以年龄作为主要依据、身高作为补充依据的儿童票、儿童免票划分标准。(见7月23日《法制日报》)
一直以来实行的以身高为标准,有其历史原因。当时,户籍登记制度以及身份信息情况不好确定,所以比较方便的方式就是看身高多高,并按这个来区分和收费。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身高也有了明显的增高趋势,“量身高”的不合理越来越突出。尽管现在不少地方调高了身高标准线,但对于超过“平均身高”的儿童,不公平的问题依然存在。此外,现在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办理身份证,而身份证又易于携带,推行“看年龄”买票的条件也已成熟。
为适应社会发展实际,更好体现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怀,保障儿童的社会福利,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制订新的儿童免票标准,拟从“量身高”转为“看年龄”,既是务实之举,也势在必行。乘车如此,其他方面比如旅游门票的优惠标准,也应该普遍推广。
儿童票“量身高”转为“看年龄”应推广
2019/07/24/每日甘肃网
钱夙伟
1.2米以下免票、1.5米以下半票——这个被多个行业和地方使用多年的儿童票规定,或将在道路客运行业被终结。7月12日,《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发布。征求意见稿完善了儿童票、免票优惠政策,明确以年龄作为主要依据、身高作为补充依据的儿童票、儿童免票划分标准。(7月23日《法制日报》)
交通运输部表示,现行的城市公交、长途客运等运价政策以身高作为儿童免票、半票划分依据,社会公众认为有失公允,以年龄为划分依据的呼声愈发强烈,成为近几年热点问题。
一直以来实行的以身高为标准,有其“历史原因”。“在解放初期,户籍登记制度以及身份信息情况不好确定,所以比较方便的方式就是看身高多高,并按这个来区分和收费。”当然,无论以前还是现在,以身高为标准,都简单易行,可以直接判断儿童是否在优惠范围之内。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身高也有了明显的增高趋势。“量身高”的不合理越来越突出。尽管现在不少地方调高了身高标准线,但对于超过“平均身高”的儿童,不公平的问题依然存在。毕竟,同一年龄,孩子的身高可能相差悬殊。此外,“看年龄”推行的条件也已成熟,因为现在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办理身份证,身份证又易于携带,因此,“看年龄”完全可行。至于“未携带有效身份证件的,还将以身高为判定标准”,这既让按身高标准不超过免票标准的儿童省去出示身份证件之烦,也便于经营者执行,是充满人性化的设计。
其实,早在2012年,国家发改委就曾对青少年门票优惠政策进行过明确,提出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游览参观点,对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的儿童实行免票。尽管免票线还是1.2米,但提到了6周岁的说法,并非简单以身高为标准,换言之,对于6周岁以内的孩子,即使超过1.2米,也应免收门票。现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儿童优惠乘车政策拟将从“量身高”转为“看年龄”,那么乘车如此,其他方面比如旅游门票的优惠,也都可以推广。
前一篇:立法监管电子烟势在必行
后一篇:“速成月嫂”何以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