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厦门“爱心食物银行”首家街道支行在嘉莲街道正式挂牌设立。它将依托街道原有的3个“爱心超市”,为辖区特困、低保、低收入群众免费提供包括大米、米粉、牛奶、食用油等家庭生活日用、保质期较长的食品。(5月26日
《厦门日报》)
“爱心食物银行”是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把那些即将过期的食品交由慈善机构收集起来,免费发放给需要食品的组织和个人。食物距离保质期达到相应天数就界定为临期食品,临期食品是即将过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并不影响食用。
推行和建立“爱心食物银行”,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举措,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防范过期食品进入市场,减少食品安全隐患;二是减少过期食品回收后进行处理和销毁所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有效减轻食品经营单位处理过期食品的负担,也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爱心食物银行”拓宽了献爱心的形式,使“爱心食物”的捐助更有可持续性,也肯定受到弱势和困难群体的欢迎。将临期食品免费发放给有需要的人群,无异于雪中送炭。
作为献爱心活动一个务实有效的创新,“爱心食物银行”值得进一步推广。
“爱心食物银行”实际而有效的帮扶
2019-05-27 海峡导报
钱夙伟
昨日上午,厦门“爱心食物银行”首家街道支行在嘉莲街道正式挂牌设立。它将依托街道原有的3个“爱心超市”,为辖区特困、低保、低收入群众免费提供包括大米、米粉、牛奶、食用油等家庭生活日用、保质期较长的食品。(5月26日台海网)
两个多月前,由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联合厦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成立的,福建首家“爱心食物银行”在厦门正式揭牌。两个多月来,厦门已在见福便利店、闽篮超市共设立109个“爱心食物银行”,累计发放食品近13000份,价值32万多元,现在又开设了首家街道支行,表明“爱心食物银行”深受欢迎。
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银行”里的面包、水、饮料、食用油、泡面等,每人每天限领两份单品。这样“免费的午餐”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构筑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保障方式,有效地帮扶了有需要的群体。
同时,“爱心食物银行”拓宽了献爱心的形式,让一些有爱心的人可以更实际、更有效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做法让人倍感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成为传递正能量的载体,有助于人心的向善向美向真。“爱心食物银行”释放的善意和温情,不仅有助于帮困济贫,也必然促进社会风气的良性循环,让爱心在“爱心食物银行”的运作中不断弘扬。
爱心食物银行让爱心“增值”
2019年05月27日半岛都市报
钱夙伟
5月25日上午,厦门“爱心食物银行”首家街道支行在嘉莲街道正式挂牌设立。它将依托街道原有的3个“爱心超市”,为辖区特困群众免费提供包括大米、米粉、牛奶、食用油等家庭生活日用、保质期较长的食品。(5月26日《厦门日报》)
“爱心食物银行”是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把那些即将过期的食品交由慈善机构收集起来,免费发放给需要食品的组织和个人。当然,“爱心食物银行”是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临期食品发挥社会效益,既避免浪费,还构筑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保障方式,有效帮扶社会弱势群体,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固然,献爱心未必就要用临期食品,但“爱心食物银行”拓宽了献爱心的形式,献爱心的资源因此多了一个丰沛的来源。这种形式值得推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