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生态殡葬”化解“无土可葬”

(2019-04-04 16:24:05)
标签:

生态殡葬

分类: 时评
2019.04.04济南时报
钱夙伟
以“生态殡葬”化解“无土可葬”

  活着买房,去世买墓,都是刚需。作为“身后事”,殡葬服务这一产业正靠着高毛利率、高成长性的优势“闷声发大财”。像北京或上海这样的城市,一个墓地售价已经超过10万元。每平方米的价格比房产还贵。殡葬公司卖墓地毛利率接近90%,超房企2倍多。(4月3日中新网)
  实际上,在中国大都市,墓地都已经变得日益昂贵而紧缺,许多其他沿海城市的墓地也出现瓶颈。我国本来就土地资源紧缺,另一方面,城镇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逝者与活人“争地”的矛盾愈加突出。而化解墓地饱和的出路,是加快推行植树葬等形式的“生态殡葬”。
  “生态殡葬”除了减少墓地占地,保护土地资源,还有着多重意义,比如植树葬,因为植树与落葬的结合,使植树有了一个更有亲和力的载体。而以植树来怀念亲人,表达对故人的哀悼,寓意更深刻。树木常青,思念之情长久。而且,树葬等新的殡葬形式,也更加直观地普及了“来自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科学生命观,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殡葬新风尚。
  “生态殡葬”的最大障碍,无疑是“厚葬”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墓地越来越豪华,祭扫依然要在坟头前烧香焚纸,就谈不上思想观念的现代文明,当然也不可能推广开不留坟头、不设墓碑的植树葬等殡葬形式。因此,以“绿化”改造坟头“白化”,首先还是要着力于转变“厚葬”的观念。
  殡葬改革已经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每年的全国“两会”,殡葬改革都被写入提案,委员们认为绿色环保殡葬是中国殡葬改革的基本方向,并建议国家尽早出台《殡葬法》,改变盛行的厚葬风气和普遍存在的土葬及骨灰“二次装棺”现状。
  应当看到,随着现代文明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新的与时俱进的文明殡葬祭祀方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生态殡葬”的推行,其实已具备了相应的思想基础。当“无土可葬”更加迫近,有关方面应该因势利导,适时地推出为生态殡葬买单等政策,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并赋予生态殡葬更多的仪式感和意义感,以加快推广。

以“生态殡葬”化解“无土可葬”
2019年04月04日烟台晚报
钱夙伟

  活着买房,去世买墓,都是刚需。北京总共有43个公共墓地。如果政府不再继续对墓地占地进行限制,可能墓地对北京人不够用,不到一年两年就没了。(4月3日中新经纬)
  实际上,在中国大都市,墓地都已经变得日益昂贵而紧缺,许多沿海城市的墓地也出现瓶颈。我国本来就土地资源紧缺,另一方面,城镇建设以及诸如交通、房地产、工业等对土地的需求在持续增加,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必然愈加突出。而化解这一矛盾的出路,是加快推行植树葬等形式的“生态殡葬”。
  “生态殡葬”除了减少占地,保护土地资源,还有着多重意义。比如植树葬,因为植树与落葬的结合,使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有了一个更有亲和力的载体。现在的公民义务植树,一般都由单位组织,群众缺乏自发参与的热情,而亲人的落葬成为目的之一,群众不用动员、不用组织就会自动参与植树绿化,这无疑有利于绿化活动的开展。而以植树来怀念亲人,表达对故人的哀悼,寓意更深刻。树木常青,思念之情长久。而且,树葬等新的殡葬形式,也更加直观地普及了“来自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科学生命观,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殡葬新风尚。
  “生态殡葬”的最大障碍无疑是“厚葬薄养”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墓地越来越豪华,祭扫依然要在坟头前烧香焚纸,就谈不上思想观念的现代文明,当然也不可能推行不留坟头、不设墓碑的植树葬等殡葬形式。因此,首先还是要着力于转变“厚葬”的观念。殡葬改革已经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每年的全国“两会”,殡葬改革都被写入提案,代表委员们认为绿色环保殡葬是中国殡葬改革的基本方向,并建议国家尽早出台《殡葬法》,改变盛行的厚葬风气和普遍存在的土葬及骨灰“二次装棺”现状。
  应当看到,现代文明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新的文明殡葬祭祀方式正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比如网上祭扫,就已经受到广泛欢迎。因此,“生态殡葬”的推行,已具备了相应的思想基础。当前“无土可葬”迫近,有关方面应该因势利导,适时地推出为生态殡葬买单的政策,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加快推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