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承非遗“庙会新玩法”值得推广

(2019-02-07 14:36:09)
标签:

庙会

非遗

分类: 文化
2019-2-7 东方网
钱夙伟
传承非遗“庙会新玩法”值得推广
  庙会新玩法!京津冀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授艺”。2月5日上午,北京平谷京东文化庙会暨第三届平谷文化庙会在平谷区滨河森林公园开幕,这也是北京地区首次举办的跨京津冀的文化庙会。来自天津一家画庄的男主人吴学军、女主人李月凤,夫妻二人自幼酷爱绘画,师承著名国画家韩祖音先生,他们现场指导游客将雕刻好图案的木板套印在白纸上,生动的“胖娃娃抱鲤鱼”跃然纸上。(2月6日《北京青年报》)
  庙会“引进”非遗,既丰富了节日文化生活,营造了节日氛围,也让平时“养在深闺无人识”的“非遗”,得以走进人们的现代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非遗,也有助于激发、调动民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大流量的人群,过年旺盛的消费需求,也让非遗找到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而庙会非遗工艺品的热销,足以表明,非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如今依然有着极大的魅力。
  但庙会于非遗的传承,还可以有更多的作为,那就是如平谷庙会那样的面对面“授艺”。一方面,这更能激起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非遗的兴趣,“孩子们除了喜欢面人本身之外,更喜欢自己捏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让非遗传人与非遗爱好者有机会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授艺”,这样的传承,显然是一种高起点之上的传承,让非遗爱好者收获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感受到原汁原味的非遗,从而更体会到非遗的宝贵。
  传承非遗,需要培植一个适宜于传承的环境和氛围,庙会搭建这样一个“面对面”平台,其实是弥补了非遗传承中的一个空白,即非遗传承人与非遗爱好者之间的“对接”。传承非遗当然不能只靠庙会期间的“面对面”“授艺”,关键在于建立了这样的一种传承机制,非遗传承人找到了真正的爱好者,非遗爱好者因此可以通过非遗传承人的口传身授,学到不失真的非遗技艺。这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将事半而功倍。
  面对面“授艺”的“庙会新玩法”,无疑是庙会传承非遗的一个深化。非遗于庙会不只是展示、表演和产品销售,而且还面对面“授艺”,这让非遗更加大显身手,成为庙会的绝对主角,当然也因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庙会更红火,也意味着非遗有了更多的影响面,这无疑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庙会新玩法”,是非遗传承的有益探索,值得借鉴推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