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5中国商报
钱夙伟
进入11月,辽宁省产粮大县昌图县正式进入玉米收购旺季。
前双井子镇种粮大户李春峰不再像往常那样骑着摩托车奔走在四邻八乡打听粮食的价格,而是待在家里不时地翻看着手机里的“粮圈儿”App,随时随地查看实时粮价。
就在10月,他将玉米脱粒后直接存放到了曲家店镇的“粮食银行”。
什么是“粮食银行”?在国家粮食体制改革背景下,中粮集团依托自身粮库资源打造新型经营业态,在保障农民粮食所有权的前提下,为农民提供包括烘干、仓储、结算等一系列综合服务,从而通过市场化运作吸收农民手中余粮,农户可随时提取、购粮、折现。
“粮食银行”是实实在在的惠农之举,
如农民把收完的玉米放在家里,就是为了等着卖个好价钱,但为了防止发霉需要雇人看管、烘干、运输等,不但费时费力也增加了不少支出。
现在放在“粮食银行” 里, 省去了管护玉米的费用,一旦赶上高价,还能到“粮食银行”随时结账提现。
只要丰收就不存在卖不出好价钱的担忧, 也没有保管储存的后顾之忧,“粮食银行”
大大地增强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农民省去保管储存的费用就可以转而投入到粮食生产中,有可能扩大粮食的种植规模和水平,这对于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大局是有利的。
从国家粮食安全层面来讲,“粮食银行”解决了国家收储难以克服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减少了粮食储备损耗,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次勇敢探索,让家家户户设囤储粮成为历史,有效改
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对于“粮食银行”经营者而言,在惠农的同时也惠及自己,
在粮食贸易、加工和周转中获得增值效益,如为农民稻米加工,获得了高质量稻谷的可靠原料保障,避免了收获季节集中收购的巨大资金压力。
从粮食主管部门的角度看,集中储粮有利于及时控制和掌握社会储粮情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