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象牙塔”更“接地气”

(2018-10-12 07:03:27)
标签:

高校

门禁

分类: 时评
2018年10月12日中国旅游报 
钱夙伟
让“象牙塔”更“接地气”
南大鼓楼校区南门的交通道闸,师生需刷卡进入。澎湃新闻记者 陈卓 摄

       即便给自己多一点麻烦,也要让市民多一点方便,这体现了高校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可以使“象牙塔”更“接地气”

       据报道,近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多个出入口均安装了交通道闸(俗称“门禁”)。这也意味着,今后,包括该校师生在内,任何人要想进入该校园,必须要“刷卡”。
       近年来,因为担心游人过多可能影响教学秩序或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的高校像南京大学一样实施限制游人进入的措施。对此公众有批评也有赞同的声音,但敞开大门的呼声一直不断。现在南京大学的做法,让高校大门是否应该敞开的争议再起。
       南京大学推行“门禁”的做法让外界担心,似乎真的要把校园自我封闭为与外界隔离的“象牙塔”了,此举在精神层面也与国立大学开放包容文化相背离。
       固然,“门禁”方便了学校维护治安,但加强安保完全可以通过内紧外松的措施来实现,至于敞开大门会给学校教学秩序造成一定干扰,则可以通过有效管理使影响降到最低。即便因此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但相比于让公众自由出入的巨大社会效益,孰轻孰重,毋庸置疑。如果从这个角度考量,高校也应该对公众宽容、包容以待。
       再者,大凡名校都有着独特的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既有浓厚的文化积淀,也有许多人文景观。以名校如此珍贵的文化历史和旅游资源,如果不对广大游客开放,其实也是不合理的。
       一般来说,著名高校大多为公立,为全民所有。作为纳税人,去高校图书馆看书,在校园内散步或者观光游览,也是公众应有的权利。事实上,不少国外的大学根本就没有围墙,比如哈佛、耶鲁等名校都与社区融为一体,位于华盛顿市区的乔治·华盛顿大学本身就是社区的一部分,没有大门的概念。
       当然,高校敞开大门虽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总体来看是利大于弊。因此,即便给自己多一点麻烦,还是要让市民多一点方便,这体现了高校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可以使“象牙塔”更加“接地气”,显示开放性大学的大度、大气、宽容,这才是高校的应有之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