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奖学金”:勤劳也需要倡导

标签:
勤劳 |
分类: 时评 |
钱夙伟(市民)
2018年10月08日珠海特区报
□钱夙伟
记者7日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获悉,该校今年首次设立“勤劳奖学金”,100名自立自强、热爱劳动、在勤工助学活动中表现突出但非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库内的学生获得了该奖项。(10月7日中国新闻网)
现在“奖学金”多用于奖励学习,“勤劳奖学金”让人耳目一新。由于现在学生中,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勤劳奖学金”的评选条件中,还专门强调是“非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库内学生”,以发挥“勤劳奖学金”更广泛的辐射引领效应,引导大学生树立“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劳动美丽、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增强劳动意识,做到自立自强。
近些年来,不少学校和家庭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发生了很大的偏差。于是学生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乃至“扫帚都不会握”,缺乏劳动观念,不是个别现象。而不少家长至今依然只会百般呵护,生怕孩子因劳动影响学习。有专家认为,传统的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劳动在一个人品性的养成以及人格的塑造方面所施加的影响。
实际上,于那些“扫帚倒了都不会扶的”的大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需要用劳动来矫正,通过劳动锤炼自己坚韧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意识,补上公共品德、文明修养这一课。
值得现行教育反思的是,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教育功利化依然十分普遍,许多学生也只把大学当成职业的培训所,在这样的背景下,倡导热爱劳动的观念,养成劳动的习惯,尤其需要激励机制。现在已经有不少学校把劳动课作为必修课,必须修够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而“勤劳奖学金”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
如一位“勤劳奖学金”获得者所说,过去两年一直在该校学生公寓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不管天气多热多冷,我都坚持早起晚睡打扫卫生。”显然,劳动获得的回报带给了学生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虽然“勤劳奖学金”每人奖励500元的金额不多,但对于学生热爱劳动、参与公益,有着明显的激励引导作用,值得推而广之。
“勤劳奖学金”值得推广
2018-10-08南国早报
□浙江钱夙伟
“勤劳奖学金”值得推而广之
2018年10月09日劳动午报
钱夙伟
前一篇:对“裸女”营销不能坐视不管
后一篇:“自备垃圾袋”应成为旅游“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