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湖州钱夙伟
湖州钱夙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478
  • 关注人气:28,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最后一家国营副食店”或也是文化遗产

(2018-10-02 16:16:54)
标签:

文化遗产

分类: 文化
2018-10-2东方网
钱夙伟
“京城最后一家国营副食店”或也是文化遗产
  过了钟鼓楼,从钟楼湾胡同拐进豆腐池胡同,再向北穿过赵府街,店铺坐落在十字路口的位置。生锈的铁招牌上挂着红字:赵府街副食店。如今,赵府街副食店被媒体打上“京城最后一家国营副食店”的标签,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10月1日《新京报》)
  59岁的李瑞生,1987年起成为赵府街副食店职工。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凭票购物,到如今的自负盈亏,他见证了一家国营副食店的风雨历程,也给街坊邻居留住了喜欢的味道。曾经一起工作的职工陆续离开,自称“一根筋”的李瑞生留了下来,他说:“街坊邻居吃了几十年我店里的东西,没吃够,我就继续卖他们想吃的东西。”
  除了“街坊邻居端着碗带着盆钻进店里”,买“一块五的咸菜,四块钱的黄酱”,更多慕名而来的人们,是寻访老北京的“味道”,是对即将消失的传统生活和文化的留恋。可以说,“京城最后一家国营副食店”是乡愁的一个象征和载体。“国营副食店”或不是文物,但却是北京市井文化的一个活生生的仅存的标本。于现代化大都市里,因其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说是文化遗产也并不为过。
  如今,“职工下岗的下岗,调走的调走,买断的买断。”李瑞生马上60了,明年三月就是他这个老职工工作生涯的尾声,“谁来接这个班,谁来传承北京的副食行业的文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面对所谓时尚而现代的生活方式的冲击,诸如“街坊邻居端着碗带着盆钻进店里”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所剩无几,许多的传统文化、传统的生活乐趣,也随之成为老一代人的记忆。而这当中隐含的,其实是传统文化延续和传承的危机。
  “国营副食店”能维持到今天,已殊为不易。让人关注的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这种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能否继续得到延续。于老百姓而言,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应是多种生活方式可以包容并存的,而诸如“国营副食店”这样的生活方式,显然是许多市民,尤其是底层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这个城市文化弥足珍贵的组成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关方面是否能对“京城最后一家国营副食店”予以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国营副食店”面临关门,一是后继无人,二是于一家利润本来微薄的副食店,经营困难。如果有关方面当作“文化遗产”来对待,或也不难解决,无论如何,让城市里留下“京城最后一家国营副食店”,应是城市现代化的题中之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