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按摩椅真能“躺着赚钱”?

标签:
共享按摩椅 |
分类: 时评 |
2018年8月10日嘉兴日报
钱夙伟
等车间隙,放松一下刚刚因为奔跑而略显紧张的小腿肌肉;电影开场前,用它为这一天的工作来点仪式感的收尾;工作累了,下楼花十几分钟给紧张的肩颈做个SPA……如今,不少机场、车站、影院甚至办公楼场所出现了按摩椅,用实惠的价格、恰到好处的时长来博得用户的心,并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共享按摩椅。
据称,共享按摩椅的按摩,从背部、腰部到肩颈,几乎覆盖身体所有容易疲惫的部位。按摩得好不好见仁见智,其实多数人就是图个新鲜,体验一把,至于按摩的效果,基本上是“形式大于内容”。
但商家显然是把这样的体验式按摩,当成了“躺着赚钱”的商机。这场地,闲着也是闲着,放置按摩椅后,既美其名曰促进和改善服务,又可以赚钱,何乐而不为?有业内人士表示:“共享按摩椅是继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后,较为成功的一种共享经济。它的成功在于,看到了目前都市一族工作压力大、可支配时间碎片化的消费痛点,但能否走得远,得看目前存在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
共享按摩椅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能否定期清洁、维修,是否卫生、安全等。比如,“我经常在按摩椅的头部位置看到头发、头皮屑,这让没有洁癖的我都无法躺下”。至于安全隐患,此前有过“女性消费者头发被按摩椅吃进去”的事件。
还有一个问题应当引起关注,就是这些体位较为庞大的共享按摩椅挤占公共空间。共享按摩椅都放置在公共场所,且不说按摩椅的臃肿与环境不甚协调,以前宽敞的场地,这些椅子一放就显得局促,以前并不宽敞的场地,人流一多就有可能拥挤。想“躺着赚钱”的共享按摩椅应该吸取共享单车的教训,不能野蛮生长。有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除了卫生、安全等问题,在公共区域可以放置多少共享按摩椅,也应该有所约束。
共享按摩椅真能“躺着赚钱”?
2018年8月14日焦作日报
□钱夙伟
共享按摩椅不能野蛮生长
2018年8月9日北京晨报
钱夙伟
“共享按摩椅”挤占公共空间,应该适可而止。有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除了卫生、安全等问题,尤其是多少面积的公共区域,可以设置多少“共享按摩椅”,应该规定一个合适的比例。
前一篇:宠物“另类”应有度
后一篇:“西瓜男孩”是成长的励志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