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绩不好”就要动员读高职?

(2018-03-16 20:43:58)
标签:

高职

分类: 时评
2018.03.16济南日报
□钱夙伟
“成绩不好”就要动员读高职?
黎青 作

  一篇关于西乡县第一中学逼迫数百名高三学生放弃高考上高职的帖子近日引来网友热议。网帖称,为了逼迫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去上高职,学校已经停课。该校一名负责人回应,“高职生源班级的学生平时大多连300分都考不到,高考完没学可上,这些学生怎么办?所以国家进行高考改革,在每年3月至4月采取高职分流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分类考试。”“现在都是关注学校二本上线人数,不存在为了升学率。”(3月15日《华商报》)
  学校的“高职动员宣传”只面向所谓“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大概是这场风波最引人争议的部分。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对学生最大的不公平,难道学习不好就应该这样被学校老师歧视,连上进的机会都不给吗?”学校则解释为对这些“成绩不好”学生的负责,“平时大多连300分都考不到,高考完没学可上,这些学生怎么办?”
  只有读大学才意味着“上进的机会”,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才去读高职,读高职是为成绩不好的学生“找一条出路”,这是对高职的误读,更是对高职生的歧视。读普高还是读高职,只关乎今后的职业走向,并没有高下之分,本来就因人而异。现在年轻人普遍以当白领为荣,千军万马争挤高考独木桥,对许多人而言并非理性的选择。
  “高抬”普高、贬低高职,其实已经造成了负面的后果。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795万人,2018届预计将达到820万人,而全国2526所技工院校在校生总共只有323.2万人,2016年毕业生才93.1万人。因此造成了技术工人的奇缺,尤其是高级技工在目前技工队伍中只占5%,而在发达国家则是35%。高级技工后继乏人趋势日益凸现。
  高职担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任,高职同样需要优质的生源,读高职绝不应该是“成绩不好”学生的无奈选择。读高职同样可以实现自己价值的最大化,实际上也是现实社会人才结构的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