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6日皖江晚报
□钱夙伟

郭庆源同事的朋友圈

2006年11月29日,@南京发布的一条微博:手术台边,一名医生连续手术十几个小时后累到倒地打盹。这位医生是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的陆澄主任,当天他一共做了七台手术。
1月23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郭大夫猝死,刚刚过去的这个夜班他接诊40名患者。而类似的悲剧已发生多起。
实际上,“每天连轴转,没有喘息时间,午饭经常被省略掉,最常吃的就是冰凉的饭。”在不少大医院,几乎是医生的常态。这显然是因为医疗资源的紧缺。我国去年医疗机构就诊人次接近80亿,患者数量与日俱增,医护人员数量供不应求。如果医护人员不加班加点,恐怕是很难撑起这庞大的诊疗量。有些医院人手不足,甚至出现了“黑+白+黑”或者“白+黑+白”的值班制度,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让医生群体极易罹患上心脏病,发生猝死。
固然,无数如郭大夫这样的医生毫无怨言,但“撑起这庞大的诊疗量”终究不能靠医生透支自己的健康。实际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每人每天门诊病人不得超过25人”,无论于医院还是全社会,对“白衣天使”的保护和尊重,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是应有之义。
保证医生的身体健康,归根到底是为的病人。“每天连轴转,没有喘息时间”,身体、精神很难处于最佳状态,显然,只有首先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而且,磨刀不误砍柴工,张弛有道,反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就诊质量。
给医生减负,显然是当务之急,也并非就不能解决。大而言之,是以多种方式盘活现有资源,缓解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均。比如通过大医院与普通医院乃至社区医院的合作,提高均衡水平,带活普通医院的诊疗。具体到医院,即使人手再紧张,医院也应通过各种办法安排调剂,至少,也要给医生留出一点“喘息”的时间。
接诊40人后猝死 该给医生减负了
2018-01-26半岛都市报
文/钱夙伟
1月23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一位急诊外科大夫猝死,刚刚过去的这个夜班他接诊40名患者。而类似的悲剧已发生多起。(1月25日央视网)
郭大夫年仅43岁,事发当晚共接诊40人,原本晚8时30分下班,因交班等工作一直未能按时下班。同事介绍,事发前一小时,他还接到郭大夫电话,叮嘱他关注一名病人复查注意事项。郭大夫的敬业令人崇敬,而英年早逝,令人痛惜。“每天连轴转,没有喘息时间”在不少大医院,几乎是医生的常态。应该看到,这背后是医疗资源的严重不均衡。
给医生减负,已是当务之急。应当用多种方式盘活现有资源,缓解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均。比如,实行分级诊疗,加强大医院与普通医院以及社区医院的合作。具体到大医院,即使人手再紧张,也应做好调剂,至少给医生多留一点“喘息”的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