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5日湖州晚报
H钱夙伟
9月3日,一位走失的大连老人和他随身携带的物件,通过微博被发布出来后,成为网络热点,尤其是老人写于40年前的一封信,带给了网友们深深的感动。自2016年开始,文化类栏目《见字如面》就以读信的形式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这封信,不用大明星来声情并茂地朗读,单单是两页纸的文字,就有足以击溃你心理防线的力量,难怪网友纷纷说:“给我看哭了!”(9月4日《半岛晨报》)
网友爆料,一位老人找不到家了,只知道自己是大连理工大学的,连自己叫什么也不记得了。民警在他身上找到两样东西,一封40年前他写给爱人的信和一张17年前爱人离世火化的证明。如网友所说,也许对他而言,只要这两个东西在,老伴就在,家就还在。
采用“国营辽宁省庄河县长岭农机修造厂”信纸的这封信落款的时间是“77年4月30日”,也就是40年前,名字落款是“生”,信的开头是“亲爱的馨”,老人的爱人名字中有一个“馨”字,当时应该是43岁。信的开头,“生”单刀直入,没有客套话,他先是与“馨”聊家里发生的事情,信中写道“爸爸妈妈都很好……”
接下来,“生”写道:“缝纫机已买好,放在一久家,我去看了一下,准备叫公社的汽车把腿捎回去,是用草包包起来的,其余机头、上板怕碰的部件,回庄河时亲手捎回去……我可能5月10号前后才能回去,您不要着急……”当时,缝纫机还刚刚时兴,从信中看出,“生”给“馨”买缝纫机,也是十分仔细的。
两个人之间聊的第三个话题是“生”关心“馨”的身体,“我在此工作很忙,但一切都好,一点不要挂念,我到药房给您买了一盒暖宫丸,其余的药买不到,我设法去医院开。”接下来,“生”继续给“馨”汇报自己近期的工作,“这里五一节放两天假,五一后还要去大泵厂抄资料……”
在两个人的通信中,还提到了大连当时的形势,他写道:“大连形势一片大好,在市常委扩大会议上……”1977年,是一个特殊时期,“生”与“馨”也关心着时局。在信的结尾处,他写道:“一切尚好,不要挂念,好好保重身体。”
如此不厌其详地转述这封信,实在是不如此不足以说明,这封信何以会“看哭无数网友”。历40年的一封家信已经泛黄,但岁月里的情感更加悠长。情真意切,充满生活气息的话语,一下子就能让人回忆起纯真的岁月和爱情。而让人感动的除了这封信,更因为“就算是他忘了全世界他也不会忘记他最爱的人”,也正因此,在感动几乎成为稀缺品的今天,这40年前的信让人动容。
40年前的这封信见证了这对分居两地的夫妻爱情的真挚。或常年聚少离多,然而虽然因此不可能有甜甜蜜蜜卿卿我我的陶醉,即使在信里也没有海枯石烂矢志不渝的表白,却因为对真情的专一和坚守,本来分居两地似乎是生活缺憾,却反而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虽然字句简短语言质朴而平淡,但感情却会在这样的一封封信中不断地积淀,演绎出爱情的佳话。
40年前的这封信也凸现出两人一路走来的情怀。分居两地的生活当然是艰辛的,但因为始终有着以工作为重的初心,让他们也始终不怨不悔。比如于今天的年轻人已经陌生的,在家信中还不忘汇报自己近期的工作,还提到当时的形势,这封信,可以说是工作在两人生活中位置,或者说两人襟怀的一个真实写照。
可以说,融入了这封信之中的,是“除了感动没有别的!这就是真爱!”,更是那份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在感情日益被世俗、物质所侵占的今天,当时风的浮躁、功利的诱惑无处不在,40年前的这封信“看哭无数网友”,显然是因为,这于当下年轻人,大可当作滋养人生的心灵鸡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