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铁不成钢就能打脸吗?简单粗暴 背后是功利化

标签:
教育 |
分类: 时评 |
2017年9月7日北京晨报
钱夙伟
9月1日开学第一天,在安徽合肥长丰县北城世纪城初级中学,一位班主任老师因学生没有按规定默写古诗词,当场掌掴班里38名学生,结果被偷带手机进入教室的学生录下并全程发到网上。这段学生偷拍流传出来的视频确实让人很揪心,只见一名穿黑色上衣戴眼镜的男老师站在讲台上,不时有男女学生轮流走上讲台接受掌掴。(9月6日《扬子晚报》)
38名学生轮流被老师掌掴这一幕,令人心寒!“轮流扇耳光,基本是每人两记耳光,声音响彻整个教室”,还能称打人者为老师吗?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固然是因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更因为出于这样的职业特性,教师必然爱他的学生,也正因此,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教师,是天底下最令人放心的事情,千百年来,莫不如此。
老师辩称“出发点还是为了孩子,想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但如果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应该在爱护、关心的基础之上循循善诱,粗暴体罚,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老师和学生的对立,其效果肯定适得其反。这于教育工作者,本来不过是职业的常识。何况,全班学生都没有按规定默写,老师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其实,老师的心浮气躁,不过是受功利驱使罢了,按现在的考核办法,学生的成绩与老师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过于看重自己的利益,就必然违反教学规律,以至简单化、粗糙化,动手打学生,表面上是为了学生的成绩,说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掌掴学生,除了有侵犯学生人身权利之嫌,其更恶劣的影响还在于有可能颠覆学生的价值观,这于他们纯洁心灵的玷污和伤害,其残酷其无情,显然更甚于身体上的折磨。如果今后他们也像老师那样,别人妨碍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就以暴力报复,该是多么的令人可畏!
社会变革对教师的负面影响,以及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和管理约束的不力,让教师这个有着特别职业道德要求的职业,正在失去爱自己的学生这个天然的要求。其后果不仅误人子弟,更害人子弟,直至动摇教育的根基。因此,但愿这令人不堪的一幕,能让我们直面不能回避的教育之耻,来救救我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