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乘电梯直达地铁”是保障房本义的回归

(2017-09-07 18:34:38)
标签:

保障房

分类: 时评

2017/9/7中国建设报
钱夙伟

“乘电梯直达地铁”是保障房本义的回归
        金砖会议的召开,让美丽的海滨城市福建省厦门市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除了优美的环境外,厦门今年将建的3个保障房地铁社区,也成为了业内关注的亮点和焦点。

       据媒体报道,厦门市保障房地铁社区将以地铁站点为中心枢纽,让各种交通工具顺利接驳,方便居民出行。同时,一期工程将同步建设幼儿园、生鲜超市等相关配套,满足居民教育及生活需求。根据规划,地铁社区部分位 于地铁口上方的房屋住户未来有望乘坐楼内电梯,直接到达地铁入口。

       以往,保障房多建在相对偏远的地段,主要原因是地价相对较低,大大节省了建设成本,使有限的资金能够用于解决更多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但是,房屋只有有人居住,才有价值。否则,建的再多,造的再好,也没有意义。如果因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让保障房最后成了空置房,既是极大的浪费,也会伤了民心。

       实际上,不少城市的保障房建设,现在已经尝到这样的苦果。许多大规模的保障房小区建成后,却受到冷落。很多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要么直接选择不参加摇号,要么在摇中号之后最终还是选择放弃。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位置较偏、交通不便,出行成本太高。再加上因其他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而增加的生活成本,对住房困难家庭来说,偏远地段的保障房已然成为“口惠而实不至”的鸡肋,偏离了“保障”的本义。

       地铁站点周边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地价相对较高,历来是地方财政创收的“肥肉”。但保障房的初衷是通过改善低收入群众居住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交通便利是理应要考虑进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厦门保障房“乘电梯直达地铁”,正是保障房本义的回归,也是深得民心之举。相对于保障房建设的投入,相对较高的地价,值得地方财政买单。厦门的做法也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和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