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馆“待修”

标签:
豆腐渣 |
分类: 时评 |
2017年08月16日西安晚报
文/钱夙伟

“满怀兴致驾车过去,结果被告知闭馆。”坐落在江苏盐城市区的中国海盐博物馆,让游客袁女士大失所望。自2015年以来,这座造价1.9亿的大型专题博物馆,似乎总让游客吃“闭门羹”。据了解,因为沉降、设备老化、设施陈旧等原因,已经关闭1年半。(8月15日《现代快报》)
该博物馆于2008年建成开放,就算“一直没维修”,建成才7年也不至于如此不堪,乃至必须关闭。根本原因显然是工程质量问题。据了解,当地将现在闭馆归咎于“赶工期”,想以此开脱,然而,且不说“赶工期”本来就有悖建设规律,即使赶工期,也要以质量为前提。而一座造价1.9亿元的大型专题博物馆,是永久性的国民教育设施,如果不是作为政绩工程要赶在某个“节点”开放,也根本没有必要“赶工期”。
从相关报道来看,这座博物馆的建设不排除其中有设计施工失误问题,比如“外围回填土较高,发生局部沉降”,至于有没有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问题,都需要深入调查,才能最终给出结论。
无论如何,造价1.9亿元的博物馆“豆腐渣”之嫌的质量问题,不能是一笔糊涂账。“待修”的不仅是这个博物馆,还有监管缺位和工作作风问题。
前一篇:“手机凶猛” 监护失责需法律敲醒
后一篇:坚强可以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