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实习证明”岂能热卖

标签:
实习证明 |
分类: 时评 |
2017-08-11人民公安报
钱夙伟
暑期过半,一纸盖有单位红色公章,并配有“评语”的实习证明,成为一些在校大学生心中的“刚需”。记者调查发现,暑期学生实习高峰期,部分网络电商平台出现“实习证明”交易,售价普遍在数十元至数百元之间,并可根据购买者要求进行“私人定制”。(8月8日《新京报》)
众所周知,让在校生实习,本意是为了让其能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为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是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转换的一个过渡。经过在实习岗位的实践,可以让在校大学生获取一定的从业经验,有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虚开“实习证明”,既是大学生们对自己前途和未来的不负责任,也是诚信社会中的不文明行为。而“实习证明”中的公章又多为伪造,所以这又是一种违法行为。可以说,通过虚开“实习证明”来逃避实习,百害而无一利。
针对虚假“实习证明”的网上热卖,有专家认为,在个人选择日趋多样化的今天,部分高校对学生实习的检验流于形式,是虚假“实习证明”成为一件热销商品的真正原因。确实,无论是在暑期实习的组织和动员方面,还是在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监督和检验方面,某些高校不够重视,应付了事,这自然导致了虚假“实习证明”在校园大行其道。
虚假“实习证明”在网上热卖是教育之痛,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要培养合格的、有理想有信念的大学生,让大学生名符其实地成为时代的骄子、未来的栋梁,高校等相关教育部门就必须严格教学管理。在平时的教育中,教育者们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切实帮助学生建立起诚信意识,引导学生诚信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件事情。当然,对私刻公章、伪造“实习证明”者,公安机关也要加大查处力度,绝不让这一违法行为成为扰乱教育的一个“杂音”。
虚假实习证明是教育之痛
2017年08月10日大河报
□钱夙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