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游泳才能毕业”应该广为推行

标签:
游泳 |
分类: 时评 |
钱夙伟

近日,清华大学出台新规,从2017级本科新生开始,必须通过入学后的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无独有偶,记者了解到,在广东,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早就出台过类似的规定,25米游泳达标是两所高校本科生顺利毕业的必要条件。(4月3日大洋网)
青少年的体质,是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尤其是大学生的体能与运动素质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与肥胖比例迅速上升。游泳课作为一门体育课程,这一新规突出了体育的位置,以此倒逼老师、学生、家长都来重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显然有着现实的意义。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显然不只是让学生学会一项体育项目,也不只是一门技能的掌握,而是彰显了生命至上。当现在溺亡事故常有发生,尤其是孩子溺亡高发,学会了游泳,等于是让生命多了安全系数。从这个角度,游泳课也是珍惜生命的生命意识课。
于现今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急功近利,这显然尤其难能可贵。当大学成了职业的培训所,课程的设置,都着眼于就业或者创业,体育时间也被最大限度地挤占。而考证考级的压力之下,当然不会有诸如游泳课的一席之地,如此功利化的教育,显然是扭曲的教育。如此对学生人生负责的新规,正是还原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本义。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于现在的不少学校,学与教正在蜕变成一种市场行为,乃至校方首先盘算的是自己的
“利益”,而从中折射出的,是现行教育中,千百年来绵延不绝纯洁高尚的师德,在令人痛心地流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会游泳才能毕业”尤其令人欣慰,也应该广为推行。
前一篇:只发通知书叫停是假作为
后一篇:油菜花田随意踩踏是个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