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离校”体现学校社会担当

标签:
弹性离校 |
分类: 时评 |
2017-02-22大众日报
□钱夙伟
2月20日,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三年级班管班老师在照顾延时离校学生。
自2月20日起,南京市所有公办、民办小学开始实行“弹性离校”制度,为小学生免费提供延时照顾服务,缓解“放学早、下班晚”导致的部分家长接孩子难问题。托管期间,学校将安排专人照管学生自行学习和课外阅读等,并确保学生安全,由市级专项奖补经费为该制度“买单”。(2月21日新华网)
“弹性离校”有着紧迫的现实需求。目前小学一般下午4点至4点半放学,上班的家长一般没时间接孩子,不得不动用老人。但不少自顾不暇的老人,既勉为其难,也难以让人放心。正因为如此,校外产生了庞大的托管市场。托管班本身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教师资格证,一些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校内托管”无疑更受家长欢迎。
尤其显得温情的是,“校内托管”全部由财政支持,而且“校内托管”优先安排残障学生、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不仅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也减轻了其经济负担,体现了一座城市的胸怀。对于有人担心“弹性离校”可能增加教师负担的问题,南京各学校将通过科学排班解决,同时鼓励退休干部和教师、学生家长和高校师生等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其中,还将与社区合作,充实“看护员”队伍。“弹性离校”体现了学校的社会担当,这样的做法应该全国推广。
“弹性离校” 体现教育担当
2017-02-22宿迁晚报
■钱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