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扫厕所何以让学生“接受不了”

(2016-12-19 18:54:45)
标签:

青岛工学院

打扫厕所

分类: 时评

打扫厕所何以让学生“接受不了”
2016年12月19日羊城晚报
钱夙伟

打扫厕所何以让学生“接受不了”
打扫厕所何以让学生“接受不了”
       最近两天,青岛工学院的部分学生通过微博和微信,给《今日》栏目留言说,现在学校把宿舍的保洁人员、宿管都辞退了,学生们不光被安排打扫校园内的道路卫生,而且还要轮流打扫宿舍楼内的公共厕所,而且现在离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了,学校的这种做法让他们觉得有点接受不了。(12月18日青岛新闻网)

       对此校方表示,这是他们6月份开始的一项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以此来加强学生自我约束,让他们体验一下打扫卫生、卫生间的不容易,能够更好地保持卫生间的卫生。到了正式的考试周是要停掉的,让他们专心备考。因此让学生打扫厕所的初衷并不是给学校省钱。

       现在学校拿出一年10万元用于购买卫生工具,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拿出1万块钱进行奖励,保洁人员不是不请了,那块费用还是存在的,以前费用是35万左右,现在整体的费用加起来一年42万,不但没有节省,反而是多了。

       其实,让学生动手打扫厕所,本来不应该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实际上,早有不少大学,专门开设了劳动课。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早在1993年就在学校的教学方案中规定:“每个本科学生必须完成两周劳动课,成绩合格者获得2学分。未获得劳动课学分者,需补修或重修。”2011年,安徽师范大学对2011年入学的新生开设劳动实践课。劳动实践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决定着他们能否拿到学分顺利毕业。湖北工业大学则于2012年11月起开设劳动必修课,规定每周五下午两节课时间为劳动课,按时参加劳动的学生可获得一个学分。

       劳动确实应该成为学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专家认为,“传统式的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劳动在一个人品性的养成以及人格的塑造方面所施加的影响。而劳作教育则可以让学生通过劳动服务或社会服务的方式,摒弃‘好逸恶劳’的心态,从中体验到服务的意义和快乐。”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劳动课更应该是重要的一门课。

       这些年来,不少学校和家庭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发生了很大的偏差。只“育分”不“育人”的结果,不仅导致了青少年吃不得苦,耐不得劳,更造成了心理上的弱不禁风,其进一步的发展,将带来学生身上诸多品质的缺失。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将来如何走上社会胜任工作?也因此,于打扫厕所,学生越“接受不了”,越要坚持推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