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30人民法院报
钱夙伟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通报今年一季度对全国607个县级以下政府网站的抽查结果,不合格率达18.5%。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准确、互动不回应、服务不实用是基层政府网站的顽疾,有一些网站访问量极低,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空壳”。
政府网站作为政府的网上门户,是主要面向公众和社会的服务平台,是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理念的具体实践。公众在政府网站上主要可以获得政策法规、经济信息、服务信息等三大类信息。在目前80%以上的有价值信息由政府掌握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政府网站获取有价值信息,使更多的公民成为“电子公民”,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服务效果。
于政府来说,政府网站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政府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公众都可以从政府网站上得到一定程度的了解。
然而,目前政府网站的现状是“发展不均衡”,有不少政府网站基本上处于“打瞌睡”的状态,有关栏目甚至一无所有。
政府网站为标志的电子政务的滞后,固然有资金、编制、人员素质三大瓶颈的制约,但关键在于为政者的服务意识、为民情怀缺失,当然就缺乏利用网站服务公众的意识。
当政府网站已成为新时期政府依法行政和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法定平台,树立良好的形象,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促进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都不妨先从提高政府网站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抓起。政府网站主要是为公众服务,建得好不好,公众体验应该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因此,完善政府网站的监督机制,政府网站的考核与目标责任制挂钩,已经是势在必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