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心树”是一个保护树木的范本

(2016-05-26 17:25:26)
标签:

保护树木

同心树

分类: 时评
2016-05-26中国绿色时报
钱夙伟 
“同心树”是一个保护树木的范本廖昭民和女儿坐在老家的香樟树下

    昨日下午,仁寿县城市湿地公园,一对小情侣坐在园内最大的香樟树下,笑意盈盈。76岁的廖昭民坐在旁边,看着他们,又看看手中妻子的遗像,笑容从他脸上的皱纹里弥散开来。(据5月18日《成都商报》)
    41年前,廖昭民在自家院子里种下的这棵香樟树,伴随着他的3个女儿长大成人,以及老伴的去世。两年前,他家被划进湿地公园规划范围,而且公园步道会从此穿过。搬迁前,他请求留下这棵树。因为这是他和妻子爱情的见证、记忆的承载,更是家的方向。
     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得知这个故事后,调整了公园规划,还专门为此树修建景观平台,拟命名为“同心树”。“这样的温情故事,值得铭记和颂扬,更值得代代流传。”
    这棵香樟树,当然不是古树名木,但因为这个故事,因为公园规划为这棵树调整,让这个故事又延续了新的故事,而让这棵树蕴含了新的情感的内涵,这棵香樟树应该已经成为“名木”。
    都说古树是历史传承的象征、历史沧桑的见证、乡愁的载体。其实,即便不是古树,就如这棵香樟树,同样有着诸如“爱情的见证、记忆的承载,更是家的方向”的属性。可以说,当我们亲手种下一棵树,树就不再是植物意义上的树了。因为,当建筑坍塌,物换星移,唯有树让我们不因此失忆,让我们得以不忘初心,不迷失前行的方向。
    也因此,作为生命,树应该受到尊重。一旦落脚生根,树应该尽量少受折腾。而作为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活化石,更不能轻易移动,当然更不用说任意砍伐了。而现在,我们往往不把树当树看待。比如城市建设中,动辄就是“请”树让道,使得树木大伤元气,而树依附于周边环境的文化历史因缘于脉络,也从此切断。更有不少树,还惨遭被斩根砍绝的厄运。看似受害的是树,但其实也是人自己。
    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护这棵香樟树尤其难能可贵。尽管不是古树名木,本来不在保护之列,但“为了保护这棵大树,上报县委、县政府同意后,调整了规划。”如此大费周折,而且增加成本,不仅是为了保护树,更是保护人与树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实际上,凡是树的保护,都是如此,既有生态意义,更有人文意义。这棵香樟树的命运,可以说是一个保护树木的范本。

同心树让政府部门多了人情味
2016年05月20日福建日报
钱夙伟/文 
“同心树”是一个保护树木的范本李燕飞 作

    四川省仁寿县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廖昭民以及去世老伴合种的香樟树被纳入规划,廖昭民期盼留下该树。在科学规划后,该县将大树命名为同心树,并围绕它建设观景平台,在当地传为美谈。香樟树不是古树名木,但凝结着普通百姓的亲情暖意。政府部门进行建设,发掘这些温情因子做文章,给自己添了人情味,也拉近了跟百姓的距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