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对付“甩老族”

(2016-05-25 07:27:54)
标签:

“甩老族”

分类: 时评
2016年5月25日北京晨报
钱夙伟
如何对付“甩老族”
   将老人送进养老机构,支付一段时间的费用之后,就不管不问了,这样的子女有一个共同的称呼——“甩老族”。前段时间,各地一些养老机构发生多起“甩老”事件,老人家属无一例外都是欠费玩失踪,养老机构又不能把老人赶出去,只能贴钱照顾。(5月24日《河南商报》)
  遇到“甩老”的情况,养老机构只能根据事前签订的协议,通过司法途径起诉老人家属,但问题是,法院找不到人也无法执行,这让养老机构深感维权难。有专家建议,可以参照国外经验,立法实行老人财产托管制度,但实行财产托管目前尚无制度规范。
  对“甩老族”的“没辄”未免令人尴尬。当我们已经快速进入老龄社会,“甩老族”的“治理”必须摆上议事日程。“甩老族”逾越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对付“甩老族”也应双管齐下。其一,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责任,“甩老族”无疑有违法之嫌,“甩老族”也终究应该纳入法治的轨道。加大法律的威慑力,不能以“法院找不到人也无法执行”而放任“甩老族”。实际上,如果要“找”,也不可能找不到。至于老人财产托管制度,更应加快实行。
  其二,“甩老族”当然也是个道德问题。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子女孝敬父母长辈,自然更是天经地义。对于老人的赡养,这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孝道问题,不论老人是在家中,还是被送入养老院,作为子女,都有义务很好地赡养老人。对于“甩老族”,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予以道德的感化和制约。
  “甩老族”凸显出孝道的淡薄和缺失。显然,强化孝道等传统美德的道德认同和风气倡导,既是老有所养的道德保障,更是一个健康有序社会的道德保障,无疑也是快速步入老龄化的现实需要。因此,对付“甩老族”,弘扬作为中国国粹的孝道,无疑是根本之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