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老建筑也需要“保护伞”

(2016-03-30 10:25:40)
标签:

现代老建筑

保护伞

分类: 文化
现代老建筑也需要“保护伞”
2016-03-30宁波日报
钱夙伟
现代老建筑也需要“保护伞”印刷厂洋楼变成一片废墟。
现代老建筑也需要“保护伞”原印刷厂旧址建筑。
    “拆了,印刷厂洋楼变成一片废墟。你再也找不到那个地方了。”广西贵港市贵县印刷厂旧址是两栋欧式建筑,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如今已成一堆废墟。这栋建筑被拆,在当地引发热议(3月29日《南国早报》)。
       贵县印刷厂旧址是贵港城区保存最完整的洋楼,固然“不是贵港市的文物保护点”,但也是“优秀近现代建筑”,不论其历史文化价值如何,单就这样的建筑在现在城市如此稀缺而言,也弥足珍贵。令人遗憾的是,在急功近利的时风之下,就算是文物建筑,尽管有着文保法的“保护伞”,也不知有多少已惨遭拆毁噩运。像贵县印刷厂旧址因为没有文物的“名头”,在城市建设中肆意被毁,更是普遍现象。
       其实,贵县印刷厂旧址这样的“优秀近现代建筑”,不过是缺个正式的文物身份而已。实际上,许多文物在确定为“文物”之前,并没有“文物”的身份。一件事物被确定为文物,除了本身的价值,还在于人们能够认识这种价值。也正因此,文物保护单位是一批批确定和公布的,许多以前认为不够“文物”级别的历史建筑、优秀近现代建筑,后来也成了保护单位。可以说,如果没有对“优秀建筑”“历史建筑”的保护,也就没有后来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的老建筑。
       一般来说,既然是“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建筑,其文物价值往往是显而易见的。有着文化和历史内涵的“优秀近现代建筑”,是一座城市凝固的记忆,也是宝贵的遗产,一旦拆除,就意味着一去不复返。“优秀近现代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文物和文化价值会愈发显现出来。因此,即使在它没有文物“身份”之前,也应采取慎重的态度,首先要让它“活”下来,否则,我们还会留下多少文物?
       但现实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保护措施,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大潮中,许多地方的“优秀近现代建筑”正在被加速破坏和毁灭。因此,避免更多的“贵县印刷厂旧址”变成“一堆废墟”,采取诸如加快立法保护“优秀近现代建筑”等措施,给它们撑起一把“保护伞”,已是当务之急。
 
现代老建筑也需要纳入保护
2016-03-30南国早报 
□浙江 钱夙伟
 
    “拆了,你再也找不到那个地方了。”3月24日,在记者“按图索骥”前往贵港市寻找原贵县印刷厂时,当地居民李先生向记者说道。据称,贵县印刷厂旧址是两栋欧式建筑,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如今,已成一堆废墟。这栋建筑被拆,在当地引发热议。(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A13版)
       根据报道,贵县印刷厂旧址是贵港城区保存最完整的洋楼,虽然它不是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但无疑是优秀的现代老建筑。且不论其历史文化价值,这样的建筑于现代城市已是如此稀缺,也弥足珍贵。
       在笔者看来,所谓优秀的现代老建筑,也不过是缺个正式的文物身份而已。实际上,许多文物在被确定为文物前,并没有文物的身份。文物之所以被确定为文物,除了其自身价值,还在于人们能够认识到这种价值。也正因此,文物保护单位才被一批批地确定和公布出来。许多以前不够文物级别的历史建筑、优秀老建筑,后来都成了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如果没有对优秀老建筑的保护,也就没有未来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可能。
       近些年,在急功近利的风气下,就算是文物建筑,就算有文物保护法的保护,已不知有多少老建筑惨遭拆毁噩运。而一些老建筑因为没有文物的“名头”,在城市建设中被肆意拆毁,更是普遍现象。因此,对于现代老建筑的保护或更紧迫,也更突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