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8日赣州晚报
○钱夙伟

据国际教育学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至2015学年,共有30余万名中国学生赴美求学,大约占全美所有国际留学生比例的1/3。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赴美留学生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未成年学子数量正在急剧增加。(2月17日《人民日报》)
曾有一位中产母亲吐槽“必须送孩子出国”引发热议:你的孩子必须出国留学吗?说起当初送孩子出国留学的选择,这位母亲十分后悔。六年前,她和丈夫省吃俭用,将女儿送到美国读书,花了100多万元。回来后,一年多没找到工作,后来在一家网站做编辑,每月工资3000元,“按她现在的工资,不吃不喝30多年,才能把留学的花费挣回来。”
随着近年来出国留学的“井喷”,这样的“故事”其实比比皆是。如这位母亲所说,“当初把女儿留在国内,随便考个大学,找个工作,境况也不会比现在差。”是许多家长的共同体会。实际上,当初许多人都没有弄清,出国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不容讳言,大部分是迷信洋文凭。但现在看来,洋文凭并不吃香。也有不少是因为成绩不理想等原因,试图“跳过”国内的高考,希望直接在国外大学找到升学机会。说白了,是走一条不通过高考而上大学、而且是外国大学的“捷径”,但是,读国内的大学都困难,以这点底子,也只能混张外国的文凭,不可能有真才实学,如此“镀金”,更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对盲目的“出国留学热”,不妨说说一位名叫袁秀洪的南京拾荒老汉的故事。这位年近六旬的拾荒老汉,前几年拾荒时,南大一位张姓老教授口齿清晰的外语声,激发了他年轻时打算当翻译的梦想,于是,跟着老教授学起了外语,并最终学会了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7国语言,能同外国留学生自如交流,还能帮助外语弱者提高口语能力。
因此,与其花巨额费用出国留学,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在国内学会一技之长,而这其实并不难做到,比如拾荒老汉,虽然起点也很低,但只要有追求有付出,在任何地方都能成才。舍近求远,耗费巨资,“性价比”实在太低。甚至有些学生,因为缺乏自控力,留学几年也就打了几年游戏,最终父母血汗钱扔进水里,还误了前程,就更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