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5日河南日报
钱夙伟

燃烧的古树
烧成了“光杆”
7日下午,秭归县沙镇溪镇范家坪村长江边,一棵高达20多米的千年油杉被群众拜祭的鞭炮引燃,因古树地处偏僻无法救援而付之一炬。(见2月14日《楚天都市报》)
这实在令人痛心。古树是活生生的生命,是乡土文化的最好见证。于当地村民,古树还是“乡愁”的载体。对今人而言,古树是稀缺资源,尤其是千年古树,现存还有多少?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一棵价值无法估量的古树,却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比如明知鞭炮有可能引燃古树,却没有相应的管理举措,而当发生火灾,“因为古树地处偏僻江边,消防车辆无法抵达,江上消防船也无法施救。”只能眼睁睁任其燃烧得只剩下一段残余的树干。
还有一个让人汗颜的原因,是古树“在当地群众中名声甚大,常年有人祭拜,古树披红挂绿、香火缭绕”。且不说把古树奉为“神树”是否靠谱,即使烧香祭拜真的能消灾避难或者带来好运,又岂能如此漠视千年古树的生命?让千年古树烟熏火燎,以千年古树的“折寿”为代价,又于心何忍?这难道是对文化自然遗存真正的尊重吗?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不可或缺的或许就是人与树的和谐。当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无疑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真正把树当生命看待。而如果真正把这棵千年古树当“人瑞”、“寿星”那样地敬重,还会如此惨烈地将其“付之一炬”吗?增强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切实保护好我们的绿色财富,就让我们从对这棵古树“付之一炬”的心痛和愧疚开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