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职称不考外语” 口子应该更大

(2015-11-27 14:04:27)
标签:

职称

县乡医务人员

外语

接地气

分类: 文化

“评职称不考外语” <wbr>口子应该更大
2015-11-27齐鲁晚报
钱夙伟
“评职称不考外语” <wbr>口子应该更大
       日前,人社部、卫计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县级及以下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审时,职称外语成绩可不作为申报条件。同时,其论文、科研要求也不作硬性规定。(11月26日《新京报》)
       不再考外语的同时,指导意见强调评审指标要“接地气”,对县乡医务人员的评审标准有所区别,重点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康复等任务,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的考核评价。

       必须承认,这是一项切合实际的改革。县乡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体现在临床能力上。懂一门外语固然有用,却并不体现在诊疗上,尤其县乡医务人员,而如果为了评职称而学外语,其实也不过是“掌握”了“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笑掉牙”的哑巴英语,而且因为没有实用的机会,职称一到手,也忘得差不多了,耗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其实是做了无用功。具体到基层一线的劳动者,本来就背负沉重的工作压力,学外语不免占用本能用在加强业务能力上的时间、精力。因此,正如指导意见所提到的,“取消外语考试可以让基层医疗机构中许多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的人把职称评上去,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基层的卫生服务水平。”

       据统计,英语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年产值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相当于中国一个较发达的中等城市的年产值,而在此之中,职称外语自然功不可没。如此巨大的投入,其产出到底是多少,恐怕是“天晓得”。至于县乡医务人员为评职称而学外语,“导致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基层的卫生服务总体水平”的无形损失,更不可计量。

       事实上,不仅是基层医务人员,许多职业跟外语都没有直接关系,就有专家直言,应当“全面废除以外语考试成绩来判断职业技术好坏的评审标准”。其实在社会上,这样的呼声早已十分强烈,改革已经有了共识。毕竟,在评判人才方面,还是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只要动用市场在人才配置上的力量,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机制,劳动者自然就会在对工作有用的学科上下功夫,根本不需要职能部门设置标准。因此,县乡医务人员评职称不再考外语开了个好头,但口子应该开得更大,更不止于外语一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