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学生”还是“考家长”

(2015-10-31 07:54:38)
标签:

育儿

家长

作业

蜗牛

学生

分类: 时评

2015年10月30日呼和浩特晚报        
●钱夙伟

“考学生”还是“考家长”
     “这大冷天的,去哪抓一只蜗牛?”10月26日,玉泉小学三年级的家长林雪(化名)在“家长群”中发现了一项高难度作业,科学课上要求每个学生带一只蜗牛进行观察。林雪称,尽管这次并不是强制,但类似制作海报、制作航模、做面食等奇葩作业,“这都很正常”。

       校方称,学校鼓励“家校合育”的理念,科学课上提倡学生观察小动物。但家长说,“这大冷天的,你说我去哪找蜗牛呢?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到去哪找蜗牛,有的同事甚至建议去西餐馆买一只法式蜗牛。”教育问题专家熊丙奇认为,学生作业应该考虑实施的难度和结果,不应该由“考学生”变成“考家长”。

       实际上,如此“考家长”的作业层出不穷。比如“一个四位数ABCD×9=DCBA,ABCD=?”即使是“考家长”,如网友所说,“博士老爸都做不出!”

       老师是出于怎样的教学目的,这样的作业是否超出教学大纲的规定,或者如此作业是否真的有益于孩子的智力开发,都暂且不论,如此让大人都要“崩溃”的“神题”,必然要让无数孩子为此绞尽脑汁,而且耗费不知比正常作业多出多少的时间,换言之,这大大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

       而这当然都有着诸如“家校合育”的堂皇理由,但当“考学生”成了“考家长”,如此作业于家长孩子都是折腾。现在,学习压力已经让孩子不堪重负,就别再用“高难度作业”来为难他们了吧。实际上,于这个年龄,属于他们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即便是学习,也应是快乐的,过多过难的作业,只能束缚甚至扼杀这个年龄特有的想象力,让他们的学习失去自由翱翔的翅膀。

       即使现行的应试模式目前无法改变,也至少要让我们的教育少一些如此“考家长”的“奇葩作业”对孩子的“折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