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15日赣州晚报
○钱夙伟

近日,江西九江县二中初三学生反映,他们被学校强制签一份“安全协议”:上下晚自习路上出事学校一概不负责……家长们表示,接受不了这种规避责任的做法。校方称很无奈,走读生家长要求孩子上晚自习,安全不能让学校负责。(9月14日《人民日报》)
其实,签这样的“生死状”并不让人意外,曾有报道,为了防止学生在校受伤家长追究学校责任,有学校取消了单双杠、高低杠、铁饼、铅球等被认为“危险性很高”的体育项目。还有学校规定学生在下课时,只有上厕所、喝水才能走出教室门,以“排除安全隐患”。学生正常的学习项目尚且被取消,正当的权利尚且被限制,学生在校外的“上下晚自习路上出事”,当然“学校一概不负责”了。
然而,于学校,不是如何去防范“上下晚自习路上出事”,而是首先想到规避自己的责任,确实有损教师形象,也是教育的悲哀。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固然是因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千百年来,莫不如此。然而现在,于有些老师看来,“蜡炬成灰泪始干”早已过时了。
于是,纯洁的师生关系被扭曲、庸俗化了,几同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商品交易,对于未成年的学生,老师的监管责任,只是如柜台上竖一块“商品离柜概不负责”的告示牌,因为言明在先,一旦出事,概由学生自己负责,如此冷冰冰,折射出的是现行教育体制的无奈。
而其根本原因,是学校责任意识的缺失。师生关系变成了以老师为中心,以老师为本。所谓“生死状”正是为了消除老师自己的“安全隐患”,逃避自己管理的责任。
无疑,“生死状”因为学校责任的缺位,必然让学生的安全处于更危险的境地,而更恶劣的影响,还在于有可能玷污和伤害他们纯洁的心灵,乃至颠覆学生的价值观。学校老师因为是爱学生的职业,才特别令人崇敬,当这“爱”变得模糊乃至变味,则后患无穷。
社会变革对教师的负面影响,于这份“生死状”中暴露无遗。但愿如此的“生死状”,能让我们直面不能回避的教育之痛,来救救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否则,有可能动摇的,是教育的根基。
让学生签生死状后患无穷
2015-09-15北京晨报
钱夙伟
近日,江西九江县二中初三学生反映,被学校强制签一份“安全协议”:上下晚自习路上出事学校一概不负责……家长们表示,接受不了这种规避责任的做法。校方称很无奈,走读生家长要求孩子上晚自习,安全不能让学校负责。(《人民日报》)所谓“生死状”是为了消除学校自己的“安全隐患”,逃避自己管理的责任。“生死状”因为教师责任的缺位,必然让学生的安全处于更危险的境地,“生死状”显然后患无穷。
加载中,请稍候......